山里“土特产”成了城里“抢手货”
深圳以资源优势对接市场需求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扶贫模式
编者按: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近年来,深圳肩负涉及9省54县的对口帮扶任务,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涉及广西百色、河池17县等地。今年11月20日,广西5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自2016年牵头负责粤桂扶贫协作以来,深圳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深圳特色的扶贫之路,为全国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深圳智慧、深圳方案。即日起,深圳特区报推出“粤桂扶贫协作启示录”,聚焦深圳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养殖场务工,收入更稳定。”来自广西大化县贡川乡清坡村的蓝克文,如今已从跟玉米地打交道的农民“变身”七百弄鸡养殖场员工。今年,七百弄鸡获评“圳品”,从此“飞”进深圳市场,也让他对稳定增收的日子更有底气。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作为管理人口2200万的城市,深圳“米袋子”“菜篮子”市场需求巨大,而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八桂大地则有着良好的农产品种养殖条件,具备“圳品”评价的优良潜质和基础。
围绕消费扶贫,深圳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上持续发力,在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逐步构建了好机制、好产业、好产品、好渠道“四个好”的可持续消费扶贫模式,先后推动2批28个广西农产品评为“圳品”,进入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稳定的市场供给。
上规模保产量 建立供深农产品基地
消费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助力贫困人口增收。然而不少贫困地区农产品面临的困境正是“有产无量”,由于生产规模小而散,容易出现货源不足等问题,难以与市场需求实现长期稳定对接。
深圳曾多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到广西地区调研,企业对蔬果、禽蛋等农产品采购意愿强烈,但由于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上物流运输等配套设施短板,产品供应的品质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为此,深圳以农产品供深基地合作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广西投资发展,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今年6月,由金晋集团在广西百色基地种植的芒果在深圳华润万家益田店正式上市。该集团在田阳共打造了3个芒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量约2500吨,不仅将“中国芒果之乡”的优质产品输送到深圳,更长效帮扶贫困农户3000多户,带动当地就业人口3万人。
目前,深圳已在广西建成了9个供深农产品基地,未来3年,还将与广西农业部门联合共建30个以上农产品供深基地,以规模化建设供应源源不断的农产品。
在建设供深基地的同时,深圳加强推行产品标准化建设,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统一包装标志、统一品牌销售),并帮扶建设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据统计,今年以来,粤桂扶贫协作资金累计投入2.2亿元支持广西建设农业田头冷藏、清洗、分拣、包装、冷链冷库等基础设施。
创品牌拓市场 28个“圳品”畅行大湾区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
“之前的消费扶贫,主要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市场化采购率低。”深圳市宝安区派驻大化县挂职干部、大化县委办副主任邱其周说,七百弄鸡产业是大化县带贫减贫的重要产业,要实现产业长效、稳定发展必须在市场化上想办法。
从以往的消费扶贫形式看,帮扶单位带头“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有效推动了产销对接,给老乡们的脱贫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长期来看,过分依赖帮扶单位“包销”难以激发扶贫产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个别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也难以令消费者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立足市场导向,消费扶贫要想真正变“输血”为“造血”,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让扶贫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
为此,深圳一方面实施科技支农行动,引导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专业力量,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插上“科技”翅膀,一方面开展“圳品”认证,将广西优质农产品引入深圳乃至大湾区市场。今年以来,广西先后有2批11家企业28个产品获评“圳品”,进入深圳盒马鲜生、天虹等大型商超。根据市场调查,贴上“圳品”的扶贫产品,销量平均提高30%以上。
“‘圳品’就是一个窗口。”广西汇君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逍逸表示,“圳品”认证既帮助大化七百弄鸡实现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也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推动品牌化建设,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舌尖上的扶贫 人人皆可为愿为
消费扶贫,从短期看是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解决销售的问题,从长远看是希望通过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消费、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7300吨蔬菜、2300吨水果、4200吨肉类、490吨禽蛋、5480吨口粮,这是深圳平均每天的农用品消耗量,而且这些产品95%以上依靠市外生产和供应。
在帮助扶贫农产品打好生产供应、质量保障的基础上,深圳着力发挥消费市场的绝对优势,制定实施各方合力推进措施,通过成立工作专班,挂点市领导出战出力,引导企业采购15亿元;通过制定消费扶贫“1+1+N”文件,出台补贴政策、发放消费扶贫券、动员工会组织采购等,带动农产品采购金额近5亿元。
同时,深圳坚持把拓宽销售渠道放在首位,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全方位销售供应网络,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扶贫氛围,让消费扶贫深入人心。
琳琅满目的特色农副产品海报,随处可见的“购买一份扶贫产品,奉献一片深圳爱心”主题宣传,在深圳地铁消费扶贫专列上,市民随时可以扫描二维码购买扶贫产品;打开手机进入“圳扶贫”线上商城,这里已成为深圳市民的线上“菜篮子”……
据统计,目前深圳已打造了“1+10”市区两级消费扶贫中心,设立160个消费扶贫专馆专区,已在全市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和公共场所设置消费扶贫展销点,让市民在家门口、在线上线下都能买到扶贫产品,帮助扶贫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卖出好价钱。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林捷兴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深圳以资源优势对接市场需求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扶贫模式
编者按: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近年来,深圳肩负涉及9省54县的对口帮扶任务,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涉及广西百色、河池17县等地。今年11月20日,广西5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自2016年牵头负责粤桂扶贫协作以来,深圳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深圳特色的扶贫之路,为全国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深圳智慧、深圳方案。即日起,深圳特区报推出“粤桂扶贫协作启示录”,聚焦深圳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养殖场务工,收入更稳定。”来自广西大化县贡川乡清坡村的蓝克文,如今已从跟玉米地打交道的农民“变身”七百弄鸡养殖场员工。今年,七百弄鸡获评“圳品”,从此“飞”进深圳市场,也让他对稳定增收的日子更有底气。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作为管理人口2200万的城市,深圳“米袋子”“菜篮子”市场需求巨大,而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八桂大地则有着良好的农产品种养殖条件,具备“圳品”评价的优良潜质和基础。
围绕消费扶贫,深圳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上持续发力,在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逐步构建了好机制、好产业、好产品、好渠道“四个好”的可持续消费扶贫模式,先后推动2批28个广西农产品评为“圳品”,进入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稳定的市场供给。
上规模保产量 建立供深农产品基地
消费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助力贫困人口增收。然而不少贫困地区农产品面临的困境正是“有产无量”,由于生产规模小而散,容易出现货源不足等问题,难以与市场需求实现长期稳定对接。
深圳曾多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到广西地区调研,企业对蔬果、禽蛋等农产品采购意愿强烈,但由于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上物流运输等配套设施短板,产品供应的品质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为此,深圳以农产品供深基地合作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广西投资发展,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今年6月,由金晋集团在广西百色基地种植的芒果在深圳华润万家益田店正式上市。该集团在田阳共打造了3个芒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量约2500吨,不仅将“中国芒果之乡”的优质产品输送到深圳,更长效帮扶贫困农户3000多户,带动当地就业人口3万人。
目前,深圳已在广西建成了9个供深农产品基地,未来3年,还将与广西农业部门联合共建30个以上农产品供深基地,以规模化建设供应源源不断的农产品。
在建设供深基地的同时,深圳加强推行产品标准化建设,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统一包装标志、统一品牌销售),并帮扶建设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据统计,今年以来,粤桂扶贫协作资金累计投入2.2亿元支持广西建设农业田头冷藏、清洗、分拣、包装、冷链冷库等基础设施。
创品牌拓市场 28个“圳品”畅行大湾区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
“之前的消费扶贫,主要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市场化采购率低。”深圳市宝安区派驻大化县挂职干部、大化县委办副主任邱其周说,七百弄鸡产业是大化县带贫减贫的重要产业,要实现产业长效、稳定发展必须在市场化上想办法。
从以往的消费扶贫形式看,帮扶单位带头“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有效推动了产销对接,给老乡们的脱贫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长期来看,过分依赖帮扶单位“包销”难以激发扶贫产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个别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自身缺乏市场竞争力,也难以令消费者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立足市场导向,消费扶贫要想真正变“输血”为“造血”,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让扶贫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
为此,深圳一方面实施科技支农行动,引导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专业力量,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插上“科技”翅膀,一方面开展“圳品”认证,将广西优质农产品引入深圳乃至大湾区市场。今年以来,广西先后有2批11家企业28个产品获评“圳品”,进入深圳盒马鲜生、天虹等大型商超。根据市场调查,贴上“圳品”的扶贫产品,销量平均提高30%以上。
“‘圳品’就是一个窗口。”广西汇君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逍逸表示,“圳品”认证既帮助大化七百弄鸡实现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也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推动品牌化建设,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舌尖上的扶贫 人人皆可为愿为
消费扶贫,从短期看是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解决销售的问题,从长远看是希望通过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消费、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7300吨蔬菜、2300吨水果、4200吨肉类、490吨禽蛋、5480吨口粮,这是深圳平均每天的农用品消耗量,而且这些产品95%以上依靠市外生产和供应。
在帮助扶贫农产品打好生产供应、质量保障的基础上,深圳着力发挥消费市场的绝对优势,制定实施各方合力推进措施,通过成立工作专班,挂点市领导出战出力,引导企业采购15亿元;通过制定消费扶贫“1+1+N”文件,出台补贴政策、发放消费扶贫券、动员工会组织采购等,带动农产品采购金额近5亿元。
同时,深圳坚持把拓宽销售渠道放在首位,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全方位销售供应网络,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社会扶贫氛围,让消费扶贫深入人心。
琳琅满目的特色农副产品海报,随处可见的“购买一份扶贫产品,奉献一片深圳爱心”主题宣传,在深圳地铁消费扶贫专列上,市民随时可以扫描二维码购买扶贫产品;打开手机进入“圳扶贫”线上商城,这里已成为深圳市民的线上“菜篮子”……
据统计,目前深圳已打造了“1+10”市区两级消费扶贫中心,设立160个消费扶贫专馆专区,已在全市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和公共场所设置消费扶贫展销点,让市民在家门口、在线上线下都能买到扶贫产品,帮助扶贫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卖出好价钱。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林捷兴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 上一篇: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盛大开启
- 下一篇: 权威发布|深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如何?请看发布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