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一指导思想贯穿在国人求职的过程中,也深刻影响到了大学专业的设置——毕竟,没人愿意“入错行”。正因如此,当高校专业与游戏联系在一起时,难免会引发人们揣测: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电子竞技专业已经在多个高校落地,第一批学生也已经入学就读,但人们对游戏刻板印象并未改变。鉴于游戏有着“电子海洛因”的江湖绰号,在很多人眼中,电子竞技专业约等于专业打游戏。
这显然是主观意识上存在误区。事实上,电子竞技并非打游戏,而是针对游戏管理、策划、节目制作、赛事主办等全流程培养复合型人才,恰恰是破解电子竞技社会问题的一剂解药。
游戏从广义上属于泛娱乐领域。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仅网络游戏一个分支,行业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相当于全球票房总和,超过了医疗美容、智能家居等风口正盛的领域。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自然需要更专业、更具行业思维、视角更宽广的人才介入,完成游戏产业的持续升级。
从游戏本身来看,如今它不但具备娱乐性,同时还拥有解决社会问题、行业问题的功能。今年上半年,国内几家游戏大厂纷纷宣布开发功能性游戏,此类游戏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培训、医疗等诸多领域。以一款名为《DigRush》的游戏为例,这款2015年由游戏厂商育碧开发的医疗类游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它可以帮助缓解儿童弱视症状,辅助医生进行治疗。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运转良好的游戏产业很容易走出国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参与到国际竞争中。韩国曾经将游戏产业列为重要的支持目标,不仅促生了一批电竞玩家,还崛起了一批韩国游戏公司,使之成为韩国文化产业进军国外、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军。
而支撑韩国游戏席卷全球的,正是其背后的人才体系。韩国拥有从高中到研究生院的多层次游戏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游戏产业从业人员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三分之二。
由此可见,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产出的高素质从业者,是一个产业快速发展、腾飞的重要基础,国产游戏想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吸引更多的玩家、输出自身的文化产业,则必须加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电子竞技专业,恰恰是这样一剂解药。尽管短期内或许会有不解、歧视的目光,但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误区会慢慢消融。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