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卫生健康又有大动作!
1月19日,深圳市召开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今年,深圳计划新增三甲医院2家以上、新增床位8000张,并争取在特定区域和特定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上市的药物和医疗仪器,让深圳人“病有良医”。
新增病床3800张
心血管、肿瘤诊疗水平国内领先
2019年,深圳以“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为主线,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政府卫生健康支出达到335.5亿元,增长19.2%,新增床位3767张、医生3994名,新增三级医院4家,总数达到46家,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分别达到3.96张、3.09名,其中,市吉华医院、肿瘤质子治疗中心开工建设,市康宁医院坪山院区投入使用,市平湖医院、口腔医院试运营。此外, 在“强基层”上,深圳建设社区医院2家,新增社康机构49家,新增全科医生577名,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到706家,全科医师总数达到4059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提升至3.12名。
在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的同时,深圳也持续发力,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去年,深圳新增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1家,累计获批5家。24个专科纳入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批建设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此同时,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又引进20个高层次医学团队,总数达245个,累计建成“三名工程”名院6家。
伴随着这一系列措施,深圳在心血管、肿瘤等方面的诊治水平位居国内城市前列,全市市域住院率达到98.1%,以肿瘤为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市外医保患者住院占比达40%,而在心血管疾病上,阜外深圳医院成功实施华南地区首例“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而在解决“看病贵”上,深圳“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9家试点医院实行按DRG付费,40家三级医院接入市级DRG综合管理平台并上传数据。在药品上,25种国家“4+7”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市卫健委会同医保局出台“签家医、打两折”的“两病”用药优惠政策。在市属医院财政补偿机制上,门诊人次、住院床日平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42.6元、312.5元,医药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至14.42%,达到全国最低水平。
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深圳也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建设上,深圳也成立健康深圳行动推进委员会,出台“示范健康社区建设”十大倡议,构建“1+6+1”工作模式,将6项健康深圳建设核心指标纳入各区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深港合作再升级
今年有望引入香港药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今年,深圳将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以加快建立实现“病有良医”的卫生健康制度保障为目标,继续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深港合作日益紧密。今年,深圳将积极争取在特定区域和特定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上市的药物和医疗仪器,在特定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此外,深圳还将完善港澳医疗服务提供主体、境外医疗人才在深办医行医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开办高端、品牌和国际化医院。
而在医疗供给上,今年深圳计划新增三甲医院2家以上。加快推进医院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第三儿童医院、深汕人民医院、港大深圳医院二期、肿瘤医院二期,建成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新增三级医院4家、床位8000张。
与此同时,深圳也将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资金管理,高标准建设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争取建设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传染病医院、眼科医学中心、儿童医学中心。
而在人才培养上,深圳计划年内新增执业医师3000名以上,并开展全科医师培养与使用激励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全科医师转岗、岗位培训制度,年底前实现转岗、岗位培训700名以上。对于现有的医学人才,深圳也将启动首期院长及中层后备人才职业化培训,实施“菁英人才”培养计划、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育工程(鹏城岐黄工程),为深圳医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加快实现“病有良医”
深圳医改重点建八大制度
200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医改,深圳也“一马当先”开启了直闯“深水区”。而在未来,深圳医改将重点致力于构建八项卫生健康制度。
十年来,深圳在落实国家规定的公立医院6项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新增了16项补助,并出台了政府卫生投入方案、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开业初期补助实施细则、社会办医财政补助细则等财政补助制度,初步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卫生健康投入机制,为推进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深圳创造性地推出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在公立医院率先试行药品GPO集中采购和取消耗材加成,分三步调整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查费、手术费、护理费等,让医院发展更可持续。2019年,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0.5%(2018年全国平均为28.9%),药占比下降至23.9%(2018年全国平均为32.2%)。
与此同时,深圳建立了高效运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架构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全市规划布局20家基层医疗集团和23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顶天立地”的医疗格局,“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案例也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未来,深圳将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健康城市、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在“健康守门人”制度创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智慧健康服务、国际卫生合作六个方面走在前列。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构建“八项卫生健康制度”,即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医疗服务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制度。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