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历时近5年的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正式通过了国家评审验收,成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深圳已基本形成深港半小时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多种运输方式在城市内部的合理分工且有效联合,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转换,整体提升了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什么是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全国首批14个城市通过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验收,深圳名列其中。
另外13个城市为北京、唐山、沈阳、上海、南京、镇江、宁波、济南、临沂、武汉、湘潭、广州和泸州。
为何要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
对此,交通运输部官网明确: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的通知》(交运发〔2014〕254号)的部署安排,部组织开展了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那么,深圳此次顺利通过验收,依靠的是哪些硬实力?
在创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期间,福田综合交通枢纽地下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是深圳市第一个具备车港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内最大“立体式”交通综合换乘站,是集城市公共交通、地下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出租小汽车及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并与地铁竹子林站无缝接驳的立体式交通枢纽换乘中心。该枢纽目前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全地下高铁站,日均人流量达20万人次。深圳机场通过地面交通中心(GTC)实现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引入穗莞深城际铁路后,已经实现了1小时直达广州市中心,未来更有新建深茂铁路接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融入国家铁路干线的机场。同时,深圳正加快轨道交通三期、四期工程建设,目前全市轨道运营里程达303公里,同步实施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交通枢纽步行换乘时间小于5分钟。今年还将有6号线、10号线等7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届时,全市轨道运营总里程将突破400公里,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占比将进一步提高,也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深圳早在2018年实现了公交车、出租车营运车辆100%电动化,也是全球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规模最大、车型最齐的城市。
目前正在福田区推动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公交车机械智能立体停车库。
据统计,深圳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物流车约7.2万辆,是全国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同时,用好用足政策“组合拳”,在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启动纯电动物流车运营资助工作。给予纯电动新能源配送车辆通行路权,出台了市区道路已划定路内停车位对新能源配送车辆首小时免费等政策。近年来,深圳建成并完善了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持续强化交通大数据开放共享,完成交通信息化应用技术升级,完成交通指数发布系统、宜停车、小汽车增量调控系统等一批示范型应用开发,拓展了交通信息化应用服务范围。同时,深圳还通过推进交通感知体系建设,建成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可对全市所有路段、片区、街道的路况进行实时监控,实时预警交通拥堵情况。深圳在周边地市建立起28座城市候机楼,实现远程为旅客提供候机、购票、值机办理、行李托运等服务。部分航空公司在深圳机场试行“通程航班”业务,中转进出境旅客可享受“一票到底、行李直达”的高效通关服务。深圳还开通深圳港至八省市地区海铁联运线路14条。此外,深圳港与18个内河码头和6个内陆无水港签订组合港协议,开通华南快线驳船航线60条,覆盖泛珠三角52个码头,延伸扩大深圳港腹地范围。
在深圳,信利康全球供应链服务物流中心、中外运平湖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泛亚国际生鲜冷链物流中心、深国际黎光物流园等一批物流枢纽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现代物流骨干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具备海铁联运优势的平湖南物流枢纽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首批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正在持续加快推进。
作为示范创建城市中的2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和宁波建立起联学互促交流机制,通过共享综合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经验、共创综合运输交流新平台和综合运输改革发展新举措等六方面开展合作。未来,深圳将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着力推动综合运输固优势、补弱项,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开创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有力支撑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发布厅邀请您关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维码
“i深圳”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