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科学城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年4月14日 09:00
地点: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王楚宏(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并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当前深圳正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不放松、复工复产加速度。日前,经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加快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得到各位记者朋友的高度关注。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光明区主要领导和市发改委的领导同志,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他们是: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先生;
光明区区长刘胜先生;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先生。
下面,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先生介绍《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出台背景等情况。
曾坚朋: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媒体界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谢深圳市新闻办举办本场新闻发布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光明区牵头起草制定市级层面支持光明科学城的意见。
近日,经市委市政府审议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央和省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的政治担当以及化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难”为“两全”的治理能力。
受市政府副市长、市发改委主任新平同志的委托,下面由我代表市发展改革委向大家通报出台《若干意见》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光明科学城的主要发展目标。
去年2月中共中央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离不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关键和核心的支撑。去年8月,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近期,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大湾区尤其是深圳的高看一眼和厚爱三分。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无比珍惜中央赋予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机遇、重要使命,主动谋划了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系列国家级重大平台。
其中,光明科学城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杰作,一步一步从概念到规划,再到现实,应时而生,应势而成。
王伟中书记强调,“要提高站位和视野,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水平最高标准,久久为功打基础、谋长远,扎实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陈如桂市长要求,“要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规划、最好方案全力把光明科学城规划好建设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此次市委市政府出台《若干意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充分贯彻中央和省的战略意图,从全市层面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集中资源,整合力量,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有力支撑“双区”和“双中心”建设。“双区”是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中心”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若干意见》站位高、政策新、措施实,共十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规划管理和空间用地保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
《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需开展的重大任务,在科技创新圈链条的各个阶段提出政策措施,在高品质城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设计划,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城区建设的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若干意见》的主要亮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新”:
一是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科技研发新体系。借鉴国内外知名科学中心的建设经验,《若干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系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高端智库,强化服务产业、成果转化导向,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效率和共享水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
二是催生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大湾区拥有高度市场化的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若干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将紧扣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培育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催生能够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
三是打造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汇聚交流的新平台。光明科学城将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推行精准引才创新举措,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探索实行人才薪酬包干制,集聚全球优秀团队和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高地。
四是建立充分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科技管理新机制。光明科学城除了要打造科学研究的“硬设施”之外,还将积极营造制度创新的“软环境”。通过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利用以及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路。
五是开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产城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城建设发展的趋势,《若干意见》从资金和空间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供给等方面提出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从国内外建设知名科学城的建设经验来看,很关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集中度、显示度。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关键在于光明科学城。
根据相关规划和要求,初步确定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目标分三步走:
一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雏形,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形成学科与功能布局合理、性能水平全球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培育出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展望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持续产出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性成果,成为新一轮国际科技产业革命的策源地,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引擎。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曾坚朋副主任的介绍。现在请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先生介绍光明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
王宏彬: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2020年4月14日,2018年4月11日,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划、前瞻布局了光明科学城,并决定在光明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群,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值此,光明科学城谋划建设两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又审议通过,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这是市委市政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宣言书,也是一个军令状,充分体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以光明科学城为集中承载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送给光明的一个大礼包,饱含着对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殷切期望和关怀厚爱,为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吹响了冲锋号,提供了路线图,也为光明的发展插上了新一轮腾飞的翅膀。全区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也倍添动力、倍增压力。
我们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举全区之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更多的光明的力量,不辜负全市上下对光明的关心、支持和厚爱。
根据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光明科学城前期规划建设的情况以及光明区委区政府下一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有关工作思考。
两年来,我们咬定青山不松劲,踏石留印抓落实,立足全球视野,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求,强化担当,奋进实干,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从完善规划政策、建设大科学装置、集聚创新平台、攻坚土地整备、提升城市品质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打造不一样的出出的科学城。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搭建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们配合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抓紧编制相关规划,目前发改委牵头光明科学城的总体发展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空间规划纲要已经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是99平方公里,以“一心两区、绿环萦绕”为空间格局,“一心”就是规划的光明中心区,“两区”是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规划是以“蓝绿为底、组团镶嵌、乐居宜业”为原则,将建设一座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与此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等14个专项规划和科学装置谋划遴选布局等16个专题研究,不断完善光明科学城发展的规划政策体系。
二是坚持装置集聚,牢牢抓住大科学装置建设这个“牛鼻子”。2018年,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首批的大科学装置设施落地光明,我们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审批、用地手续、方案设计及工程招投标全部程序,并且于2019年1月25日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今年年底之前将封顶。此外,《若干意见》明确的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前期工作,材料基因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等抓紧推动具体建设事宜。
三是坚持平台支撑,加速构建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去年11月14日我们和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两家省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经初步确定了选址规划中的科教融合集群,过渡场地也在装修改造,预计6月份首批项目团队能进驻实验室并开展工作。本来想在春节之后就入驻的,由于疫情的影响装修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选址科润大厦,正在加快组建进度。除了集聚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光明科学城内还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两所研究型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第一批交付的西区生活组团、西区公共教学组团和理工科组团等,已于去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师生进驻校园。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已成立筹备办公室,已完成校区初步选址,同时选定滨海明珠工业园作为过渡校区,面积约9.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启用并招收首批研究生。
四是坚持土地整备先行,着力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科学城土地整备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腾挪出发展空间,是贯穿这两年光明科学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去年全区整备入库土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在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等一系列土地整备攻坚战当中,我们创新了“党建+土整”模式,综合运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利益统筹、查违拆违等政策工具包,再现了特区成立之初干事创业的火红的年代激情,我们仅用了22天的时间完成了光明科学城启动区1.8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备,25天完成了光明中心区2.3平方公里的土地签约,26天完成了光明科学城核心大装置区3.05平方公里,14天完成光明城站周边片区1.1平方公里土地整备签约任务,创造了土地整备的科学城速度,为科学城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
五是坚持配套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我们按照“科学之都、湾区之芯、绿色之城”的建设目标,高起点谋划光明科学城,对标世界一流城区开展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成方案评选,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优胜方案,正在进一步综合深化,建成之后将成为光明科学城综合服务配套区和深圳城市北部的“城市心脏”。
目前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新馆)以及光明中心区井字型主干道已经动工建设,占地超过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也将年内动工建设,一批未来城市地标将集中落户光明中心区。
光明科学城重要的科学服务配套光明云谷一期去年已经动工建设,将为光明科学城提供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人才住房、学校、医院、创新产业空间等多种配套设施,其中国际会议中心等部分功能今年年底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我们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教育高地,其中规划4000张病床的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是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教研一体的高水平综合医院,目前一期的800张床位已经建成运营。
规划3000张病床的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正在加快建设,我们实施了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引进了深圳实验学校、华中师大附中、华南师大附中等一批知名的学校。去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9540个,我们将三年的时间新增中小学学位3万余个。在住房方面,去年我们筹集了公共住房超过1万套,到2021年我们将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住房2.27万套。
在交通方面,广深港高铁光明站捷运化班次达到了29趟,为光明的交通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大的方便,从光明城站乘车32分钟到达香港西九龙火车站,29分钟到达广州南站,从光明城站到市民中心福田站16分钟。赣深高铁预计明年建成通车,地铁6号线将于下半年通车,6号线支线、13号线北延段等也力争今年动工建设。龙大高速、南光高速将进行市政化改造,市民往返于福田、南山、香港、广州等地将更加方便和便捷。
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这两年累计投入了82.67亿元进行河流的集中整治,15条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到了地表水V类或以上标准,有的河流已经达到了III类标准,省级茅州河碧道光明段一期今年可以建成开放,在去年新建63个公园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全面建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公园之区,公园总数将达到25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到35.37平方米,届时将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将近2倍。与此同时我们全力推进光明小镇建设、山湖绿道一期、欢乐田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径口田园综合体一期、运动森林公园也将年内建成启用,持续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点。这是我们这两年推动科学城建设的主要工作。
《若干意见》颁布以后,4月9日我们就召开了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若干意见》。并且对《若干意见》逐句分解,形成了《任务分工表》,明确了8个方面45项重点任务,审议通过了《光明区推进光明科学城2020年工作方案》,同时抓紧制定落实《若干意见》的《三年行动方案》,确保光明科学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接下来我们将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总牵引,全面落实《若干意见》的要求,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推动光明创新水平、产业能级、城市品质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光明的贡献。
我们将持续完善光明科学城的规划政策。吃准、吃透《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配合市发改委推进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尽快审议印发,加快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等顶层规划编制,促进顶层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推进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政策体系研究。
我们将持续全力推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若干意见》为光明谋划布局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接下来我们将突出源头创新,面向产业创新需求,以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省实验室和产业创新平台为重点,积极承接稀缺性、标志性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集聚国内一流的科研人才,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过程创新生态连,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引擎。
我们将积极推动“沿途下蛋”模式落地实施。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是《若干意见》中重要章节,也是光明科学城市建的重要内在要求,我们将围绕大科学装置,配套建设一批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共性技术平台等,引进培育孵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联企业。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实现王伟中书记要求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沿途下蛋”。
同时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科学与技术等《若干意见》中明确的3个重点学科方向,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服务产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光明的产业引领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服务能级。落实好《若干意见》中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指导意见,对标国际一流抓好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启动光明城站TOD综合开发,高质量推进光明小镇、深圳科技馆(新馆)、国际会议中心、科学城人才保障房、中山大学附属深圳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有利于科研的生活环境,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光明的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
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我们有条件、有决心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光明科学城建设好,建设成全国乃至全球的标杆科学城,也欢迎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多到光明去走走看看,多多关注光明,宣传光明科学城,和我们一道共同见证光明科学城的成长,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王宏彬书记。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各位记者可以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向发布嘉宾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在新闻媒体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南方日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刘胜区长,市政府出台的《若干意见》为光明科学城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我们知道市委市政府两年前就明确了建设光明科学城,请问光明科学城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有哪些项目落地,可以看到哪些初步的成果?
刘胜: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于光明科学城的关注,2018年4月11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光明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光明科学城,距今正好两年的时间。我们牢记市委市政府给光明的定位“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我区在市发改委、科创委、规自局等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光明科学城已经从原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级重大战略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且进入到全面实施的阶段,装置建设、平台进驻、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都在大干快上,可以说现在如果各位去光明的话,整个光明看起来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工地,光明科学城的建设速度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深圳速度,我们新创了一个名字“科学城速度”。
从硬件建设方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数字,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全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是372亿元,这两年我们都以30%左右的速度在大踏步前进,到2020年光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约会达到800亿元左右,应该说三年翻一番还要多。
在具体的进展方面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编制了一系列的规划,特别是两个主要的规划,《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主要是解决定位目标的问题,另外一个是《空间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二是土整,我们整备了三大片区,我们采用集中攻坚的方式完成了科学城启动片区、核心大装置片区、科教融合区土地整备任务,这两年我们整备入库土地19平方公里,这为科学城的建设提供了空间保障,可以说在深圳土地资源这么稀缺的情况下,这也是光明土整方面的奇迹。
三是大学,我们引进了两所大学,一流的科学城要有一流的大学支撑,一所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今年9月份一期将建成,学生就会进来,未来规划是2万人的规模。第二所是深圳市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这是一所高起点的研究型大学,规模大概是8000-10000人的规模,将在今年开工建设,同步招生,首批研究生也将在深圳的过渡校区进行培养。
四是装置,现在已经确定要建设的是六大装置,其中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学这两大装置已经进入了主体施工阶段,综合粒子设施、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科学装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五是平台,现在已经落地了7个平台,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国家电动汽车企业计量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两院三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环保和光伏两个国家检测中心通过了验收。
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已经确定落户在光明,深圳湾实验室整合了北京大学以及大湾区生命健康科学研究院的优势资源,主要是在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和医学工程方面。
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光明科学城的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高,光明我们以前经常说,特别是科学城启动区以前类似于深圳的西伯利亚边缘地带,现在正在成为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大学的集聚区,一些老旧的工业厂房正在变为科研平台和载体,城市面貌也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光明科学城正在朝着科学、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的方向前进。
我刚才介绍的主要是以科学领域为主的,这也是光明科学城最核心的。除了科学之外,我们还在其他领域也有全面的进步,感兴趣的媒体朋友欢迎到光明来多走一走、多看一看,谢谢大家。
记者:我是深圳新闻网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曾坚朋副主任,《若干意见》为光明科学城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但是蓝图再美好都需要具体的项目作支撑,尤其是重大科技项目作为支撑才能实现。未来光明科学城的建设会有哪些重大的项目呢?
曾坚朋: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美好蓝图的实现,包括之前说的集中度、显示度都离不开实实在在有分量的项目来支撑。对此市委市政府、光明区提前做了充分的谋划以及务实的推进,首先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光明科学城的建设绝对不是搞房地产开发,现阶段光明科学城的建设项目是以市和光明区两级政府投资为主,立足打基础、立长远,主要是布局基础型的、公益型的和前沿型的科研设施以及配套。
目前光明科学城的重大项目库已经形成了项目储备前期开工滚动批次开发的机制,目前入库的项目已经超过50个,光政府投资就超过1700亿元,主要有以下五类项目:
一是面向重大产业需求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比如面向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开工建设的脑解析与脑模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计这个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支撑我市的医疗生物器械企业开展临床药物的研究以及相关诊疗技术的开发,能够为我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非常大的加速度。
二是关联度及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项目,支持企业共同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承担关键技术和设备预研项目,加速衍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够“沿途下蛋”,“沿途下蛋”的意思是以后在光明搞科研不仅仅是发文章、申请专利,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成果转化,这样才能形成科技研发可持续的链条。
三是前瞻布局交叉研究平台,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我们围绕重点领域和交叉方向,兼顾科学研究和产业培育,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以及高端仪器设备中心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四是同步规划建设创新载体,比如现在非常热的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我们已经提前布局了光明工程生物创新产业中心来探索整个科研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五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科学公园、科技馆(新馆),国际化的街区、大学、医院、人才住房、信息基础设施等项目,后续我们还会持续扩容光明科学城的重大项目库,持续增补项目,而且我们会加大对社会投资参与光明科学城开发建设的引导、带动和实施力度。
从项目推进的情况来看,刚才王宏彬书记和刘胜区长已经作了很好的介绍,确实一批重大的项目都已经全面陆续开工,在这里我就透露一些,主要是刚才点到的这些项目里面,很多都是百亿级的项目,比如综合粒子设施、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理工大学这些项目不仅在国内领先,很多在国际上都能拿得出手。
各位记者朋友,当下的光明科学城到处都是一片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一流科学城将拔地而起。在这里我也替王宏彬书记和刘胜为光明科学城打个广告,欢迎大家多到光明科学城现场指导,我相信光明科学城接下来会一天一个新变化,惊喜不断、前途光明,谢谢。
记者:我是深圳商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刘胜区长,近两年社会各界对光明区的关注度非常高,光明区的城市变化也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地铁6号线今年就要开通了,光明小镇、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好消息不断,我想请问一下光明区在城市配套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来吸引各类人才?
刘胜:光明原来是深圳市的一个后发展地区,应该说整体城市风貌和配套对比中心城区有一定的差距,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大家对于在那里建设科学城,怎么样把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很多期待。光明科学城规划定位明确以来,随着一大批世界级的大科学装置、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的科学家向光明聚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看好光明的发展,选择到光明投资兴业。为了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一是打造独具风情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对于吸引高速度的人才非常关键,我们重新规划了新的光明中心区,这个光明中心区是围绕着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来进行布局,它也是今后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光明定位深圳北部中心城市功能最核心的区域。
这个新的光明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是由深圳市的孟建民院士领衔做一些前期的工作,同时我们进行了国际招标。我们加快新的光明中心区的建设,“三横两纵”新的光明中心区骨干路,现在“两横两纵”已经开工,到今年年底可以基本建成,另外还有一横今年也会开工,在明年年底全部建成。
另外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新馆)也落在光明中心区,已经开工,另外还有书城、图书馆、体育馆等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都将充分满足高素质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我们还正在开展科学城核心片区的全域景观提升,原来那个地区城市风貌比较差,我们成立了指挥部,多部门集中办公,统筹推进62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在8月份之前全部完工,速度会非常快,8月份大家再去光明科学城核心区的时候,大家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包括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周边的环境会有质的飞跃。
华侨城集团也正在光明打造新一代的旅游产品光明小镇,3000亩大尺度的景观花海已经对外开放,但这只算是我们的初步建设,我们也向大家承诺在今年要基本全面建成,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大顶岭公园绿道和“网红”景观桥已经对市民开放,并且已经成为了打卡的热点,这个周末礼拜天一天就有5万多人到那里旅游。
公园之区的建设,刚才宏彬书记也进行了介绍,我们要在今年底建成254个公园,要成为深圳市公园最密集、绿化绿最高的区,我们还将按照国际一流品质的标准建设6.8公平合理的茅州河碧道,沿河修建休闲景观带,建设一批滨水湿地公园,打造一批水岸花廊,在8月1日之前建完,我们盛情邀请大家8月份再去光明看一看,保证一河两岸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的光明可能有高楼大厦,但是推窗就可以见田园、听鸟语、闻花香。这是城市环境这方面做的工作。
二是打造一流的教卫文体配套。我们提出建设一批配得上科学城、满足人才期待的优质学校,教育对于科学城的建设非常关键,从量上来讲,我们从2018年到2020年这三年的时间要新增接近3万个学位,这3万个学位是我们原来整个光明区历史公办学校存量的总和,我们三年新增的学位就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
未来五年将再投资超过310亿元以上,我们还要再改扩建32所公办学校,再新增5.9万学位。在质量方面更加重要,我们最近这两年引进了深圳实验学校、市教科院到光明办学,我们和中山大学合作办附属学校,跟深圳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办附属学校,我们还引进了华中师大、华南师大在光明办学,这些都是已经落地了或者说签订了协议的,只有一所是签订协议的,其他都是落地的,并且是从今年开始招生的。
学位品质这几年会有大跨越,跟得上科学城发展的需要。在医疗方面,未来深圳最好的中医院和西医院都在光明,最好的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新院区就在光明,3000个床位,现在已经在建设过程中,最好的西医院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4000个床位,要打造成为华南最好的医院。
此外,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年内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深圳市国际青少年足球交流中心等一大批文体综合场馆建成在即,国际新媒体短片节、ITF深圳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等国际影响力的文体活动赛事落户光明。
三是打造完备的人才住房体系。光明是全市人才保障房重点片区,我们去年用于出让人才保障房的用地占了全市的1/3,现在全市规模最大在建的保障性安居型工程项目长圳项目也在光明,这个建成以后就这一个项目可以提供16774套人才房和保障房,未来五年我们还会至少建设18个公共住房项目,这个目前都是立了项或动工建设的,可以提供超过新增4万套公共住房项目,逐步形成具有光明特色、匹配科学城发展、服务于高端人才的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体系。
四是打造便利的交通出行环境,在光明规划了科学城之后,市里对于光明的交通建设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加强,两条接市内的主要高速道路是龙大高速和南光高速都要进行市政化改造,进行拓宽,龙大高速还要变成上下两层,让过境车、货柜车从地下过去,这对于加强光明与市内的联系是重大利好。
另外在轨道方面,光明目前规划了10条轨道线路,6条地铁,2条高铁,2条城际线,上周五市政府又开会把原来地铁6号线支线独立成线,经过龙华中心区,再到香蜜湖,再连通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样把光明科学城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连接起来,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科学线路。
应该说在未来的轨道交通这方面,市里面给予了很多大手笔的谋划。在配套这方面,光明非常值得期待,我们也会努力在《若干意见》出来以后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给大家带来清晰,谢谢大家。
记者:我是新华社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刘胜区长,近期中央部委有关文件明确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作为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在规划定位上有哪些更鲜明的特点?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增添什么优势?
刘胜: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是一个关系到科学城定位的核心问题,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的第四个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我个人理解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要通过集中建设世界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开展重大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这是作为科学中心都要具备的功能和定位。
光明科学城处于深圳这片创新的沃土,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所以有它更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在定位方面我们也有过思考,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深入研究,报经国家认同的。
一是更加聚焦应用基础研究,光明科学城既做基础研究,也做应用基础研究,但是相对偏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主攻方向比较明确,利用其成果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产业应用的应用基础研究,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要致力于解决制约我们发展的“卡脖子”的技术。
二是更加聚焦大湾区的优势产业领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聚焦于三个领域,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这三个领域也是大湾区产业的优势领域,也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领域。
三是更加聚焦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光明科学城将创新与转化深入融合,突出“沿途下蛋”的基本导向,刚才宏彬书记和坚朋副主任都提到了,要充分利用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迅速运用和转化,通过大规模产业应用正向回馈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富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
比如合成生物研究的大科学装置就带动了光明的工程生物产业落户,又带动了一大批企业落户在光明,这样把装置、平台和产业项目串起来,产生一种协同作用,实现“沿途下蛋”。
四是更加注重开放共享和机制创新,光明科学城将一改科技基础设施自建自用的传统模式,原来的科学装置很多都是自己建自己用,我们光明科学城的建设是面向全球、面向港澳的开放平台,共享程度非常高,我们既对科研机构开放,也面向社会和企业开放,同时我们还在探索吸引多元化的投资实现灵活的管理制度。
所以光明科学城,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鲜明特点,它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撑。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感谢台上的三位嘉宾,刚才三位嘉宾描绘的关于光明科学城的美好前景,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要去光明科学城现场采风、采访,也可以直接联系光明区的宣传部,也可以联系市政府新闻办,我们会做好沟通联络和接待工作。今天发布会的图文实录随后将在深圳政府在线网站新闻发布栏目和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此次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布厅邀请您关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维码
“i深圳”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