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深圳资讯正文

特区40年 | “数”说深圳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底气

小鹏 深圳资讯 2020-05-12 07:24:31 10740 0 深圳特区


深圳经济稍有一点风吹草动,总会牵动很多人的敏感神经。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下,深圳工业的增速有所放缓,一度引起不少网民担忧:是不是出现“产业空心化”?深圳是不是放弃制造业了?


当前,深圳制造业发展究竟如何,空谈道理恐怕无法令人信服,唯数据不会说谎。看了下面这组数据,一切疑惑自然揭开:深圳长期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魄力不变,深圳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底气不变!


体量:深圳是全国制造业规模最大城市之一


2018年,深圳工业增加值规模就成为当时全国首个突破9000亿的城市。不到40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工业首屈一指的大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6,创造了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2019年,深圳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放缓至4.7%,但考虑到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深圳冲击最大的情况下实现这一增速,实属来之不易。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增速依然高于北京的3.1%和上海的0.5%,仅稍低于广州的5.1%,而广州的工业增加值规模仅为深圳的一半。


从二产占比来看,深圳近些年二产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居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之首,制造业依然是深圳城市经济的基石。2019年,深圳二产比重为39%,远高于北京的16.2%、上海的26.9%、广州的27.3%。



质量:深圳是全国制造业结构最优城市之一


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深圳制造的鲜明标签。


2019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1.9%和66.6%,在国内大中城市中这两项数据均为最高。


深圳汇集了超过1.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逾10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4家工业集团产值破千亿,40家工业企业产值破百亿。


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华星光电等已发展成为全球相关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大疆、优必选、云天励飞等众多创新型企业也成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形成深圳制造企业“雁阵型”梯队良性发展模型。深圳制造业正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效益:深圳是工业利润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在过去的2019年,尽管遭受中美贸易摩擦巨大冲击,且工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涨,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然实现营业收入358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现利润总额2420.67亿元,逆势增长17.6%,增速分别高出全国(-3.3%)、全省(5.6%)20.9个和12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国内主要城市,如上海为-13.7%、北京为6.7%。


此外,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58.4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1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2.15万元/人,同比增长14.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2.58%,同比提高26.6个百分点……一串串数据充分证明深圳的制造业不但规模大、质量高,而且效益好。



竞争力:深圳制造深圳出品享誉全球


深圳制造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极强,占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从深圳走出的通信基站、交换机、彩电、机顶盒、手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工业产品,在质量、产量与销量三项指标上均居全球前列。


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的70%,出口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0%;中高端眼镜约占全球产量的70%,85%的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世界集装箱产量有一半来自深圳的中集,突破200万标准箱;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的40%;中高端女装在中国重点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成为全国最大的中高端女装集聚地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深圳制造已畅销全球、蜚声中外,成为中国制造的杰出代表。



创新力:深圳制造自主研发、自创品牌、引领标准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制造业早已跨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寨横行的年代,进入到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过去的代工、贴牌生产发展,到如今的自主研发、自创品牌、制定标准,深圳制造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引领力。


从专利数据看——


深圳有效发明专利维持5年以上的比例达85.22%,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不包含港澳台地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6.3件,为全国平均水平(13.3件)的8倍。


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6%,占广东全省总量的70.6%,连续16年排在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其中华为公司以4637件居全球企业第一。


从技术创新上看——


深圳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如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无人机、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超材料、基因测序等。


从研制标准上看——


深圳研制国内外标准累计总数从2015年的4212项,增长到2018年末的6105项,12家企业成为首批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45项标准研制项目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辐射力:深圳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核心引擎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深圳产业外溢现象日益明显。一些制造业企业受土地厂房租金、员工工资、原材料成本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开始有计划地迁移至珠三角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了深圳与周边“总部+生产”的产业布局。


东莞、惠州、河源、江门等地已承接深圳制造业项目3000多个。例如:华为的终端项目在东莞布局,中兴通讯的生产基地在河源落户,比亚迪电子原器件生产工厂选择在惠州等等。然而,这些“迁移”基本都落在深圳的辐射半径范围内,并没影响产业链的完整性,反而增强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带动整个大湾区产业链的合理布局。


不仅如此,从制造业大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可以看出,近几年深圳制造业大企业队伍非但没有因部分企业外迁减少,反而呈较快增加。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从2016年的6000多家增长到2019年的10000多家,仅2019年工业企业“小升规”就超过800家。



产业链:深圳及其所在的珠三角已成为全球IT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区域之一


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深圳也成为全球“硬件之都”。


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例,深圳已形成了通信产业链、计算机及外设产业链、软件产业链、数字视听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LED产业链、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等电子信息产业链。


以华强北为中心,一个小时的半径范围内就能轻松买到包括元器件、零配件、芯片、集成电路、显示器、外壳、整机等在内的几乎所有上中下游产品。


智能手机已经在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生产智能手机的2000多个零部件,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均有生产厂商布局生产,国内著名的手机生产厂商大多也在深圳设有工厂。



政策支持:深圳是给予制造业支持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一直以来,深圳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始终牢牢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


为保障工业用地及时立法——


2018年,深圳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明确工业用地总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70平方公里,规定各区区块线内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辖区区块线总用地面积的60%,单个区块线内的工业用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该区块总用地面积的60%。


2020年,深圳又发布关于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补充通知,稳定工业用地总规模,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深汕特别合作区确保工业用地规模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35%。


给予制造业发展以空前资金支持——


2018年,深圳出台工商业用电降成本暂行办法,在落实国家统一降电价基础上,对先进制造业和工商业电价分别再降20%和10%,全年为企业减负40亿元;设立50亿元的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推进“四个千亿”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


2019年,深圳又安排400多亿支持产业发展,其中有一半以上用于支持制造企业,全年实际为各类企业减负超过1100亿元。


凡此种种,无不彰显深圳长期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魄力。





资料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szxxw.com/xinxi/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