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圳生活医疗健康正文

深圳战疫纪(上)

小鹏 医疗健康 2020-05-15 07:18:30 7910 0 疫情肺炎武汉生活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至此,在2020年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成为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中国战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龙岗区同乐社区在屋村主要路口设置检测点,对进出居民进行体温检测。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通讯员 韩跃武 摄


战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深圳,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逾2000万人的超大型移民城市,面对复杂艰巨的防疫形势,牢记初心使命,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科学、务实、创新的实践和行动,在战疫斗争中充分体现了无与伦比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做出了深圳特色的精彩注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战疫答卷。


事非经过不知难。


战疫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今天,我们以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故事,回顾深圳战疫中令人难忘的100多个日夜,回顾全市上下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希望能为我们夺取战疫的最后胜利,提供必胜的信心和强有力的支持。



01

第一声警报


2019年12月31日上午,迟迟入不了冬的深圳,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风力加大。


深南中路1025号新城大厦,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所在地。


公共卫生处处长严吉祥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抬眼望向窗外,多云的天空,急匆匆的行人。


2020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手机响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梅树江告知:根据央视新闻发布的消息,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发布了《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目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已抵达武汉。


不明原因肺炎?严吉祥职业本能地悚然一惊,头脑中瞬间闪过17年前SARS时的情景。


疫情来了?他立即拿起电话,向在武汉市卫健委和武汉市疾控中心工作的老同学求证。在获悉确有其事后,深知疫情无小事的严吉祥马上联系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


“密切关注!对流感动态加强监测,对有特异症状或病情急骤进展的案例一定要做病原体检测,不要先入为主而误诊!”罗乐宣很快对委里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天下午,武汉方面进一步通报称:近期部分医疗机构接诊多例肺炎病例,经专家会诊系病毒性肺炎,对病原的检测及感染原因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经历过17年前SARS考验的深圳卫生系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仍然以超常规的专业敏感,当天就指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不明原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并要求该院抓紧研判,就不明原因肺炎出一个专家共识,以专家的名义进行预警。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市属三级甲等传染病研究型医院,也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03年,该院作为SARS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曾创造了无一例SARS患者病亡、600多名职工无一例院内感染的“深圳神话”。



时值流感防控季,在密切关注武汉方面不明原因肺炎进展的同时,深圳医疗卫生系统把自2019年11月底开始的全市流感防控,在悄无声息中主动加码升级,严把防控风险点,要求全市卫生系统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全力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就在同一天,根据媒体关于武汉疫情的有限信息,深圳市中医院社康部组织了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培训。参加培训的学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李天昊没有料到,这场及时的培训,将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一次始料未及的改变。


“我们当天主要学习了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的有关文件。”李天昊回忆,“社康部要求我们社康医生提高警惕,持续关注武汉情况发展,及时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报告和处置工作,坚决不放过一个可疑病例。”


“虽然当时对这个疾病的认知有限,但我们知道不能大意。”李天昊说。


李天昊得到的及时培训和警示,折射的是深圳医疗卫生系统的高度警惕。


吃一堑长一智。自2003年SARS疫情过后,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对不明原因肺炎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尤其是每年冬春流感高发季节,一直持着“严防死守”的戒备心态。


2005年起,深圳全市建立起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社康中心是其中重要的监测哨点,而李天昊正是社康中心负责传染病填报的医生。


也许只有到今天,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深圳卫生系统这份警惕的重大意义。


2020年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都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新年信函”,市卫健委转发的省卫健委来信中,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在流感流行季做好个人防护,让医院有一个更安全的诊疗环境。


一天之内,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内部加强防范的序幕已经拉开。


这一天,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了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全院培训动员大会。


这一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院提高防控预警并在院内门急诊加强了预检分诊,要求有发热并伴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都要转入发热门诊。


也是这一天,李天昊再一次参加了医院社康部组织的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培训。


接下来的一周,深圳卫生系统一边按部就班严格加强防护,一边密切关注着武汉。


李天昊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深圳最早与新型冠状病毒不期而遇的医生。


医护人员随急救中心运送核酸检测呈阳性病人。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李忠 摄


1月8日下午4点多,李天昊接诊时,一位60多岁的阿姨诉说自己从早晨开始就觉得肌肉酸痛、浑身乏力。询问病史,李天昊了解到阿姨家里的亲戚最近刚从武汉回来,也有类似症状。


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家里有人去过武汉……刚受过两次专门培训的李天昊警觉起来。


送走阿姨,他马上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电话报告他所属的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希望追踪是否与武汉方面的不明原因肺炎有关。


做完这一切,他暗自嘀咕:自己会不会太过敏感?毕竟,这种病是否人传人还未知,而且除武汉外的全国各地还没有关于这种病例的报道。


事实上,正是他的这份敏感,为广东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


李天昊的报告,引起了市区疾控部门的高度重视。


市区疾控人员迅速对阿姨到过武汉且有发热症状的亲家两口子进行了排查,发现这两位老人和从国外回来的女儿一家,曾于2019年12月29日到武汉探亲,1月4日返深。回来后,两位老人出现反复低烧症状,他们在武汉也有亲戚出现过发热症状。


当晚,疾控人员连夜上门为两位到过武汉的老人采样,做A、B型流感、SARS和MERS等核酸检测。同时,深圳市疾控中心启动全市发热门诊病例监测。


1月9日,结果出来,均为阴性!


有症状,但所有已知病原检测却都是阴性,说明病例确实不同寻常。


也就在这一天,专家组公布,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苦于当时还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试剂,无法明确两位老人是否为新的病原感染。但是疾控人员还是不放心,临走时嘱咐老人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就医。


1月10日晚上,两位老人来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发热门诊检查。


体温高于38℃,肺部有影像学改变,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两位老人的检查结果令人忧心。按照当时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疑似表现。


袁国勇院士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他领导下的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控制科,通过实验室检测,也高度怀疑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11日凌晨,两位老人被转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诊疗和隔离。


老人们转诊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立即提醒其家属尽快入院检查。当天,老人的女儿一家入院排查。


3天后,1月14日,凌晨,一个重要的时刻。


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根据公布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自主合成引物和探针,对转院来的老两口中的丈夫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


这比国家核酸检测试剂盒送抵深圳的时间,早了整整12个小时!


第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发现,拉响了深圳疫情防控的战时警报!


市三医院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当天上午,深圳市卫健委召开会议,要求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指定市三医院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当天,19时06分,市疾控中心采用国家检测试剂对老两口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23时45分,广东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复核同样是阳性!


随后,样本急送中国疾控中心。


当晚,广东省疾控中心派出专家赶到深圳,和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一起,立即展开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同一天晚上,老两口的亲家母——李天昊接诊的那位阿姨,也发病住进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1月15日,市疾控中心对入院的患者家属进行检测,亲家母、女婿、外孙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这是广东省发现的首个聚集性疫情家庭,这个家庭的发现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没有到过武汉的亲家母也被感染了,警示存在第二代病毒感染的可能;家庭中出现儿童病例,警示儿童也是易感人群。


风云突变。新冠病毒有可能人传人的警报正式拉响!


深圳的病例引起了钟南山院士的关注。16日一大早,他就致电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详细了解病例情况。17日,他和省领导一起,从广州专程赶到深圳,实地调查。


钟南山院士神情凝重,深圳的病例证实了他最为担心的情况: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


1月18日,受国家卫健委的委派,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紧急出征,夜驰武汉。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为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深圳拉响了全省战疫的第一声警报!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连线中,宣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


全国的警报拉响!



02

“集结号”吹响


1月14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广东省两会时间。


出席会议的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一直忧心着本市的新冠病毒感染和防治情况。


自从疑似病例出现,作为深圳主官,两人心里的弦就一直紧绷着。


深圳首个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一出来,王伟中、陈如桂即刻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要求,在省卫生健康委派出专家的指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患者救治工作,按防控预案开展工作!


1月15日凌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诊一例新冠肺炎疑似危重症患者,这也是深圳第一例气管插管的患者。


病例在增加,危重症也出现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以深圳速度,防疫救人!



15日一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卫健委召开防控协调会,借鉴2003年SARS防治工作经验,从一开始就部署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治疗”的“作战计划”,提前做好预防病毒人传人暴发流行的应急预案。


当天,放心不下的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来到市三医院,和医生一起参加感染三科临床大查房,检查作为主战场的市三医院的医疗设备、救治措施准备得如何,并现场为医院调配了20台最新型号呼吸机。


1月16日晚,深圳连夜召开会议,启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当前,最怕麻痹松懈,更怕心存侥幸。当务之急,是要让各区(新区)各单位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防控形势,加快布防,从重点传染病源头上进行严格管控。


截至1月20日20时,深圳共有9例新冠肺炎病例被确诊。


这也是武汉市以外首批确诊的病例。


防控迅速升级!


1月20日、22日晚,全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会议、全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视频会议先后召开,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救治患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举全市之力打赢这场硬仗。


深圳战疫的“集结号”吹响!



由王伟中任组长(总指挥)、陈如桂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的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迅即成立,综合协调、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社区小区、物资保障、科研攻关、宣传信息、外事港澳、督查督办、社会稳定、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等11个工作组迅速组建完成。


市卫健委公布了49家发热门诊名单,发热门诊独立设区,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主要交通枢纽微生物指标检测;深圳交通场所全面启动疫情防控;


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展开对疫情防控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工作……


一切工作,都千方百计往前赶。


1月23日,农历庚子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深南大道两侧早已挂起了红灯笼,气温最高达到25℃。


武汉封城的消息,使得深圳的街道一下子也空旷了许多,心情复杂的人们都在家中忐忑地等待,看怎样过这个特殊的年。


王伟中、陈如桂没有了过年的心思,忙碌着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当天,两人赶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察看P3实验室病毒分离及检测等工作情况,并视频连线市三医院。


“患者的救治情况怎么样”“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够不够”“咽拭子采样后多长时间能出结果”“呼吸机有多少台”“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机有多少台”……书记、市长问得很细,对反映的问题现场办公解决。没有任何事先约定,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免了互道“春节快乐”。


当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深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第一号通告,要求全体市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全市停止人群聚集性活动,所有从疫情发生地抵(返)深人员自觉做好社区登记,自觉接受管理,全市所有交通站点和口岸的出入人员必须配合检测体温,对所有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执行隔离医学观察。



日夜喧嚣的都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顿时静寂下来。


往年都要热闹至除夕晚上的迎春花市,纷纷提前收档;


人民公园一年一度的月季花展,取消了;


各大主要旅游景区,应声宣布全面闭园;


KTV、网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电影院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纷纷闭门谢客……


深圳市民遵照通告指引,减少外出,宅在家中;地铁、公交车几近空驶;餐馆少人问津;早就订好的年饭纷纷退订;街面空荡冷清……


与市面上的安静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应急环节上的各个单位和机构的人们,却在“集结号”声中按下“快进键”,加速集结,启动超常规运转模式。


市三医院、市疾控中心、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都在24小时连轴转;


120的负压救护车时刻准备着,专门用来转运病例到定点医院;


无数的公务人员在接到提前结束休假的指令后,二话不说,以各种形式快速返回工作岗位;


交警部门迅速行动,联合交通、派出所、卫生等单位,在所有进入深圳的道路上设置联合检疫点,对所有进深车辆上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不漏一车,不落一人;


由社区工作人员、片区民警和社康医生组成的“三位一体”小组,加上志愿者,对所有经疫情发生地来深返深人员进行上门排查;


市、区两级紧急选派数万干部下沉社区一线,支援社区小区封闭防疫……


闻令即行,一呼百应。


中山七院1月20日即在远离正常诊疗区搭建临时发热门诊和留观区,保障普通门急诊的诊疗安全。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通讯员 江清浩 摄


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精准开展款物支援、专业服务;


各社会服务机构带领社工、志愿者坚守社区联防联控岗位;


各行业协会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制定或细化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倡导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稳定。开展行业调研并建言献策……


市民政局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投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工作,凝聚起战疫情、抓保障、谋发展的磅礴社会力量,努力探索社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路。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聚成银河。


据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0日零时,深圳地区为抗击新冠疫情累计捐赠款物金额达44.88亿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检验和考验着每一名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和担当。”


1月26日,市委组织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汇集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自1月24日开始,坪山区马峦街道党工委书记商澎涛就一直没回过家。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承受着带状疱疹的病痛,和同事们一起始终坚守在一线。


在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村村口,76岁的王树勋身穿义工服、手持体温计,为进出村里的人测量体温。他说,“我是党员,在国家需要我时挺身而出,是我的荣耀!”


“去年9月我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我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冲在前线!”这是罗湖区东晓街道网格员占慧娟的心声。


龙华区大浪街道团工委书记蒋翠莹大年初三下沉到新石社区工作站后,火速招募了90人的“青年突击队”,担任家园“守门人”、企业复工“助攻手”。用她的话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在深圳,哪里疫情防控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2月11日,光明区新湖街道9名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我看到这么多党员自觉冲锋在一线,我想加入这样的钢铁队伍。”入党申请人李梦婷说。


疫情,也考验着深圳的应急处置、组织动员、科学决策能力,考验着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时间发布深圳出现首例确诊患者的消息,在保障患者隐私情况下率先公开病例资料、确诊病例小区名单;截至5月11日,共举办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和集中采访96次……疫情发生以来,深圳通过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防疫知识的普及,暖人心聚民心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疑虑甚至焦虑情绪,赢得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这个春节,王伟中、陈如桂等市领导一天也没有休假,战疫指挥部的灯光彻夜长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处处留下市领导检查督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身影。


最先复工复产的是医护物资生产企业。市、区各相关部门联合组成专班进驻深中海、安多福等企业,全力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以最快速度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农批市场、各大商超积极行动起来。1月29日,海吉星380家商家全部开业,沃尔玛、华润、天虹等九大商业连锁超市的302家门店加大进货量,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既要守好入深的“大门”,更要把好社区的“小门”。


2月7日,深圳实施“史上最严”的社区联防联控措施,全市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14天的硬隔离。


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在实现社区围合封闭式管理的第一天,走了将近3万步,“走得越细致,心中的‘防疫地图’就越清晰。”


福田区园岭街道,住在红荔社区园中花园B栋、网名“卡佳”的居民,在被“硬隔离”的第四天,发出《在深圳,“被隔离”是一种什么体验?》的贴文,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社区工作人员建了一个微信群,和大家说明具体的安排,包括每天工作人员送菜送快递上门的时间、收垃圾的时间、社区的24小时电话等等。微信群里还有负责的医生和配送人员。”“卡佳”写道,“有时候,只需知道有人在背后托着你,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有底。”


歌诗达号邮轮于1月26日上午抵达深圳邮轮母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程海昆 摄

03

“歌诗达”回家


2020年1月26日,农历庚子年大年初二。


凌晨,深圳,蛇口半岛南端。


东方之既白。


搭载6222人的“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穿过寒冷的雨夜,在晨曦中缓缓驶近蛇口太子港。


“歌诗达”回家了!


相较于以往的轻车熟路,“歌诗达”这一次的回家之路,可谓是惊心动魄。


5天前,“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出发,满载一船欢乐,前往越南岘港,开启六天五夜的航程。


浩瀚南海,美景无边。18层的邮轮甲板上都是人,游客一路放歌,邮轮一路竞发。


痛苦总是与快乐相随。欢声笑语中,危险在悄然逼近。


邮轮上,先后有13人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包括3名儿童……但由于没有信号,不知“回家”之旅已变得艰险而坎坷的全船6000多人,仍然沉浸在度假的美好时光中。


岸上,已拉响疫情防控警报的深圳这边却是忧心如焚,许多人更是无法入眠。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获悉情况后,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立即做出紧急处置的批示,王伟中、陈如桂连夜部署落实。


1月25日晚,深圳市委市政府紧急开会讨论应急方案。南山区委区政府、市卫健委、市文体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海关、边检、蛇口邮轮母港、邮轮公司等,迅疾成立应急处置工作组,指挥前移、人员前移,在蛇口码头边上,指挥部成立,相关工作人员快速到位。


一场没有硝烟的邮轮保卫战悄然打响……


时间倒回到5天前。


春节前是邮轮出游的旺季。1月21日,和大多数乘客一样,深圳市民小栾怀着欢呼雀跃的心情,和家人一道,登上这艘豪华邮轮。


波澜壮阔的南海徐徐展开,船上欢声笑语不断……出发后连续3天,海上没有信号,手机一片寂静,小栾和大家一样,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日子。


1月24日,邮轮靠岸越南岘港。一时间,手机“嘀嘀嘀”声此起彼伏,静好的岁月转眼已逝去如昨。


武汉封城、深圳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她所在的“歌诗达”以“恐怖邮轮”之名上了热搜……朋友圈里刷爆的新闻,让小栾顿时傻了眼。更令她不安的是,船上还有人正在发烧。


海上,欢乐的气氛瞬间冻结。小栾躲在房间内不敢外出,之前熙熙攘攘的甲板、大排长龙的游乐设施,变得空无一人,船员们纷纷戴上口罩,餐厅里没有人敢拼桌……没有了欢声笑语,沉寂下来的邮轮,在茫茫大海上显得分外孤单,寒意顿生。


不能让这艘巨轮成为海上孤舟,不能让全船人的健康安全没有保障!


备战!应战!要做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海上的6000多名旅客不知道,深圳组织开展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邮轮回家的战斗已全面打响。


一旦确认疫情,船上患者如何实施救治,全船人怎样隔离或留观?如何保证全体游客安全有序下船,怎样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研判形势,调配资源,敲定预案。


第一时间成立的指挥部工作人员立即就位,问题和解决方案不断在指挥中枢和神经末梢间传输。


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何建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根据前方不断发来的消息,草拟了近10个版本的应急处置方案……聚智聚力,指挥部最终敲定了“正常”和“异常”两套应急处置方案。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防备!


如果船上发热旅客被确诊,立即将他们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救治,并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与此同时,南山区提前将预定的隔离安置酒店清空,做好消毒消杀工作。


邮轮先不靠岸,停留在深圳附近的公海上,由岸上派出专业的“先遣队”前往船上排查……


1月25日晚,正在办公室加班的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梅树江接到通知,需要立即对“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上的6000多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邮轮上人员众多,大多互不相识,活动范围大,排查难度太大了。”接到这个突发任务,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梅树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月26日,凌晨2时30分,暴雨如注。


疾控队员和海关登轮检疫突击队员们提前赶到了蛇口码头,在大雨中登船,前往公海与邮轮“接头”,对船上4973名旅客和1249名船员逐一进行医学排查。


排查结果显示:414名湖北籍旅客中,有148人有过武汉居住史或旅行史;此前上报的发热旅客中,9名旅客的体温已恢复正常,4名旅客体温异常,其中包括3名儿童。


他们当中有可能有新冠肺炎患者吗?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谜底由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揭开。凌晨6时许,梅树江和该所主任技师房师松等一起出发,为13位旅客采集监测样本。


和时间赛跑!


房师松和同事带着样本,立即赶回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岸上、船上,与“歌诗达”共命运的人们,都悬着心等待最后结果。


时钟指向17时38分,房师松给工作组打来电话:“两种试剂,两台机器出来的结果一模一样,13位旅客的核酸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激动得跳了起来。


20分钟后,焦灼等候了一天的小栾终于等到了下船的通知,这趟毕生难忘的邮轮之旅终于平安着陆。


虽然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漫长而焦急地等待,直到傍晚时分才终于顺利下船,但在走下舷梯、踏上蛇口码头的那一刻,小栾还是无比感慨:脚踩大地的感觉,真好!


4名发热患者在梅树江引导下,由负压救护车送至蛇口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48名有武汉旅行史、居住史、接触史的旅客由专车接到定点酒店,集中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早已等候在蛇口码头的150余名警力,组织检疫正常的旅客有序下船。


2月3日,148人全部解除隔离!


4名发热旅客,也排除了新冠肺炎的感染!


这场惊心动魄的防疫大战,在各部门齐心协力,有条不紊的布防下,画上圆满的句号。


“赞美深圳,没有抛弃‘歌诗达’号,感谢各部门人员高效率的应急处理,我们全部安全离船。”


“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疗的治疗。给深圳市政府快速响应点赞!”

邮轮旅客感激的留言,是对深圳此次疫情处置大考的最好阅卷。


今天,再次回望“歌诗达”回家的应急处置,相信所有参与者心中回响的都是“幸运”二字。其后不久,在日本靠岸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千人感染的可怕景象,仍然让所有人心生后怕。



04

激战隔离区


自深圳首例患者确诊以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就再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压力岂止山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作为院长,湖南人刘磊堪称三院这个战疫前线的“总指挥”。


面对“这种人类从未面对过的新病毒”,刘磊和他的伙伴们犹如不知对手实力的拳击手,艰苦地进行着一场“只能胜利,不许失败”的战斗,而且开战即决战。


疫情以来,刘磊的朋友圈每天都在刷新,有感动感谢,也有感慨感悟;有原创的文字、手绘图片,也有转发的文章、视频。他坚持通过微信日记的形式,给战疫一线的同事们加油鼓劲打气。


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疫情警报拉响以来,作为全市战疫主战区,市三医院进入24小时战时状态,所有医护人员取消休假,1300多名医护严阵以待,1100张床位迅速腾空……


这是一群无畏的战士。危难时刻,请战书像雪花一样交上来,有的甚至毅然推迟婚期,有的放下年幼的孩子……


全市的专业医疗资源,也迅速向市三医院集结。1月25日,农历庚子年大年初一,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冯友文任组长的全市首批23人组成的重症医学团队进驻市三医院,保障危重患者的救治;全市调集ICU护理精英团队,给患者最好的护理。


想起这些可亲可敬的同事和战友,刘磊在为大家感到自豪的同时,总有无尽的愧疚和歉意。微信上、医院里,他变着法子对并肩战斗的同仁们表示着真诚的谢意,更把医护人员零感染作为一条铁律,“一个都不能少!”


进入1月下旬以来,全市确诊患者迅速增长,高峰时期一天新增60例。


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刘磊着急啊,不由得盘算起来: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市三医院的收治能力很快就要见顶,怎么办?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市委市政府领导周密调研后当机立断:全面“扩容”深圳救治能力——


按照抢险救灾“绿色通道”项目,紧急开工建设市三医院二期工程;


启动深圳大学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禾正院区作为“第二病区”,主要接收市三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疑似病例和留观病例的转诊……


一天两夜,36个小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肖光烈不眠不休,带领100多人的团队,硬是以变魔术的手法,迅速将禾正院区改建成隔离传染病区,很快“变”出了110个床位。


那边厢,深大总医院也是毫不含糊,24小时就改造出一批隔离“作战室”,几乎可以完整地承载一家小型医院的功能。


后备病区筹备、建设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化解了刘磊的担忧,更增添了深圳这座现代化超大型城市战胜疫情的底气。


刘磊的焦虑,处于此次疫情“风暴中心”的市三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静感同身受。


作为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从医27年的她有着异常忙碌的日程表:早上七点半到医院,经常工作到次日凌晨,每天的工作包括查房、会诊、讨论危重症患者救治、制定诊疗方案、参与临床科研……


疫情高峰期,坐镇“风眼”的她,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处理无数条微信,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刚睡下又常被紧急电话叫醒,“有时,凌晨一两点,电话响起,跳下床就往病房跑,一通宵出不来是常事。”


“对于所有患者,我们始终竭尽全力救治。”袁静回忆,战疫初期,所有人对于新冠病毒都没太多了解,而患者又在不断增加,只能顶着巨大压力一边治疗一边摸索,每天都如履薄冰。


“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之后,我们累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并不断总结梳理,给整体救治形成了一个保障。比如,我们每天都会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重点巡查,多学科会诊,随时研究调整治疗方案;在一般的患者中,我们通过在一些关键节点的提前干预,使得普通型转向重症的患者逐渐减少。”


通过在治疗中摸索、在总结中提升,袁静和深圳一线医护人员一道,很快找到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些有效“招数”。


1月底,深圳市三医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方案“深圳版”,随后又推出了“儿童版”“重症版”“英文版”,这些救治策略都是来源于深圳临床一线的经验总结,为全国、全世界战疫提供了“深圳处方”。


在同行眼中,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傅应云是一个“敢啃硬骨头的人”。只有她知道,不“啃”又该怎么办?因为她的职责就是负责挽救危重、重症患者的生命。2月下旬开始,傅应云出任深圳市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救治专家组组长。


这是战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危重患者的救治难在哪?


傅应云打了个通俗的比喻:这些感染者就像玻璃人,稍微用力就会“碎”,而能用的方法很有限,救治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对每个患者,都要制定专属的医疗方案。


“玻璃人”为何易碎?


3月5日晚上,救治一名危重患者的情景,会告诉你一切。

当时,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达100毫米汞柱,是正常人的两倍多。由于患者血氧差,二氧化碳无法排出,只能往血液里跑,跑进血液的二氧化碳,就会形成高碳酸血症,往往会导致患者呼吸抑制。


危急!危急!危急!


为了让患者排出二氧化碳,傅应云就必须把呼吸机的参数调到十分精准的地步。


患者此时的肺泡很脆弱。如果把肺泡比作一个气球,正常人的“气球”是橡胶做的,能伸能缩,但危重患者的肺泡却是“纸气球”,收缩性差,气吹少了起不到作用,多吹一点点气又会爆!


“因此,我们在给患者排二氧化碳的时候,要求很精确,送气多5毫升就有生命危险,但少5毫升又影响排出效果。”


这样的精准救治,重症团队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时候,都需要最有经验的傅应云冲在前面,戴上仪器来调参数。有些患者肺里的黏液很难排出来,她就使用湿化设备,把干了的黏液融化,再用机器吸出来。


最高峰时,深圳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院人数41例。这个令人揪心的数字,终于在3月23日首次降为0。


清零当日,当ICU病房患者管理显示屏终于一片空白时,不少医护人员激动地抹眼泪。


除非亲历,否则,普通人难以理解他们的感受。


市三医院战疫主战场的病毒阻击战捷报频传时,社区小区联防联控的局部“遭遇战”激战正酣。


1月26日,大年初二,下午4点钟,福田区侨香村社康中心主任孙风芹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来。


“你好,我是福田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侨香村出现了一例输入型的确诊病例,请马上联系密切接触者,严格做好医学观察工作。”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孙风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记下确诊病例情况。与区疾控中心通话一结束,她马上就联系确诊者家属,了解4个密切接触者的体温和身体状况,耐心告诉他们如何做好居家医学隔离期间的防护措施。放下电话,孙风芹还是放心不下,戴上医用外科口罩、自己做的面屏和一次性手套,上门去为密切接触者送上口罩和体温计,当面交待注意事项。


2月初,深圳出台史上最严的社区联防联控举措,要求全市所有社区小区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14天的“硬隔离”。


紧挨着侨香村的金地香蜜山,旋即因为出现一户两位居民确诊的情况,而成为全区首例“一人确诊,整栋隔离”的案例。


小区出现确诊后,社区感染的情况怎么样,封楼给居民带来的心理恐慌如何消除?


作为社康中心主任,孙风芹的压力陡增。


社康中心联合社区工作站、物业、社区民警和志愿者,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安抚居民的情绪,争取住户的配合。在实行硬隔离的14天里,他们为每一位居民进行医学检测和服务,全力提供医学上、生活上、精神上的支持。


2月19日,硬隔离措施解封的那一天,孙风芹和社区联防联控小组一道,从凌晨一直忙到中午12点,跑完整栋楼34户人家。当拿掉封条、打开门的那一刻,97位居民中,不少人都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两周时间,不能出门,对于习惯都市快节奏的人来说,这样的隔离确是一场煎熬。


所幸,这栋楼最终无一例新增感染!


走出楼道,孙风芹长吁了一口气。



05

城市“摆渡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广州。


家乐福华南区蔬菜采购部部长王凌光在家里给深圳门店的同事们电话拜年时,职业本能地询问了各门店货物情况。得知仓库备着三天的货量,他安心地放下了电话。


仅隔了一天时间,深圳同事打来的电话让他大吃一惊:当天的一则“封城”谣言,让深圳家乐福所有门店的蔬菜被难以想象的人流一扫而空。门店一再补货,可新上的蔬菜库存还是转眼售光。


要尽快遏制住这种恶性循环!


心急火燎的王凌光坐不住了,当天下午,从亲戚手头借来一辆车,从广州一路直奔深圳海吉星找货源,同时紧急呼叫其他几位回陆丰、珠海、广西过年的采购部同事,马上赶回深圳。


“赵老板,你那里开门了吗?今天能来拿货吗?”


大年初二,海吉星大部分商家还在休息,市场开门的蔬菜批发商户很少,王凌光和同事只能分头打电话联系相熟的商家。不管什么品类,只要是菜就往车上搬,他自己开来的小轿车里也都塞满了蔬菜。


寒风冷雨中,从初二下午忙碌到初三凌晨,王凌光和同事们终于在深圳海吉星、广州江南市场联系到部分蔬菜批发商,千辛万苦协调到了12吨蔬菜。


王凌光和家乐福算是暂时解了围,但不少商超门店在市民的抢购中,不仅蔬菜货架全空,就连平日购买频次不高的米面粮油都成了畅销品。沃尔玛、华润万家、天虹等各大商超纷纷紧急调拨货源,翻倍加大订货量,希望用确保供应来缓解市民的不安情绪。


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要消除市场不稳定因素,不仅需要市场手段,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齐齐发力,才能有效化解危机,维持社会稳定和城市正常运行。



大年初三,面对市场上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抢购现象,深圳市菜篮子领导小组办公室迅即召集全市主要商超企业,组织批发市场加大蔬菜采购量,动员九大商超以10倍供应量加大供给。深圳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和市农产品集团等20家主要会员单位,同时向各农业龙头企业和“菜篮子”企业发出倡议。


政府积极引导,商家迅速行动,效果立竿见影。


深圳最大的“菜篮子”海吉星提前开市,全市农贸市场、超市有了货源保障,全市九大连锁超市及302家门店纷纷大幅增加进货量。


大年初五,深圳147个蔬菜供应定点基地的大量蔬菜陆续运抵深圳。大年初六,海吉星蔬菜日供应量从1551吨攀升至5613吨,几乎翻了两番。各大商超也开足马力,日配送量从2次增加到3至6次。稳定充足的供应,迅速安定了民心。


“菜很多,很新鲜!”短短两三天时间,一场因谣言引发的民生食品保供战役,迅速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民生食品货源充足,储备富余,价格稳定,市场快速恢复正常供应。


越是受疫情影响,市民群众的生活越需要稳定,城市正常运行越需要保障,吃、穿、用、行,水、电、气、网,一样都不能少,一样也不能缺。


顺丰大芬营业部。


快递员林文负责的片区之一就有市第三人民医院。


每天早晨7点多,到营业部取件之后,林文骑上电单车就往市三医院跑。一天跑下来,活多时,送完最后一单离开医院往往都到了晚上10点钟。


没有人生而英勇。


首次进医院时,虽有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洗手液等全套武装,林文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但想到那么多的医务人员天天都在医院里,还要近距离接触、救治患者,直面生死,林文顿时生出无畏无惧的勇气。


宝安国际机场。


深港出租车公司“的哥”陈传魏送走乘客后,用消毒液把车内喷了个遍。从春节开始,陈传魏一天都没有停过,每天按时出车。打车的人少了,一天跑下来,收入和平时相比减少了挺多,他有些着急,但从没想过不干了,“这个时候,不能只为了赚钱。”


福田,八卦岭。


一场小雨,让寂寥的街头更生出阵阵寒意。如果不是上班之前量体温、外出干活时戴口罩、下班全身要消毒,环卫清扫班组长陈均海甚至都不觉得疫情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不同。家里人让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他没同意:“活,总是要有人干的!”


龙岗,万科璞悦山。


微笑服务、主动问好的安全员杨国良又在小区里忙碌着义务送外卖了。被住户称为“微笑哥”的他,在疫情防控期间测量体温、消毒、倒垃圾……工作量增加了不少,可他说:“能让大家安心,多干一点没关系!”


南山,天利中央广场。


“外卖小哥”王彭辉今年过年没有回老家,不出门的人多了,外卖订单也多了,王彭辉这段时间更忙了,“一杯咖啡也会送,外卖也是为战疫出一份力。”


“作为水务人,我们一定要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供水安全!”午夜时分,完成福田区凯丰综合楼给水管抢修任务后,深圳水务集团的维修队员万勇说。


“我们不是复工,我们一直都在,电力是必须守住的生命线。战疫保电,我们不退!”坚守一线的深圳供电局500千伏深圳巡维中心值班员姚晓哲在朋友圈里写道。


……


疫情防控期间,一位又一位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摆渡人”,让我们这座有爱的城市,井然有序、正常运行。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肖意 余海蓉 綦伟 秦小艳 戴晓蓉 方胜 闻坤 韩文嘉 张锐 唐光明 罗莉琼 吴德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szxxw.com/xinxi/4783.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79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