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抗疫专场)
时间:2020年5月19日10:00
地点:市民中心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科技创新委和相关研究机构及企业负责人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他们是:
市科技创新委主任梁永生先生;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吕建成先生;
迈瑞医疗常务副总裁吴昊先生;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猛犸基金会秘书长朱岩梅女士;
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巍女士;
现在,请市科技创新委梁永生主任介绍我市科技力量参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关情况。
梁永生:各位媒体朋友,还有各位参加发布会的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介绍一下深圳科技创新有关情况。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的重要指示,经过全市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深圳依托强大的创新产业支撑,为全省、全国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深圳力量”、“深圳智慧”,多项疫情防控前沿科技的研发及应用获得世卫组织、国家主管部门及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肯定。现我就市科技防疫情况简要介绍三点:
一、统筹各方科研力量,超常规开展全面动员
成立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主体组成的联合科研攻关组,专职协调和推进解决科研攻关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需求。邀请深港澳权威专家,组成深圳疫情防控专家组,专责对涉疫重大问题进行专项分析、提出建议和开展咨询评议。
(一)最大程度发挥科研经费效能。迅速调配2亿元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在全国率先发布悬赏工作方案。有四个小方案:一是“悬赏制”攻关,集聚全社会科研力量共克难题,面向海内外发布快速简易检测设备及试剂研发。二是“赛马式”竞争,聚焦药品、疫苗研发,推进多个牵头单位多条路线同时攻关,以竞争机制加速攻关进度。三是“揭榜制”奖励,只要符合“悬赏”要求,无需事前立项,即可备案揭榜参与项目攻关。四是“里程碑式”资助,在项目初期给予部分资助,考核阶段性科研成效,相应追加资助,确保科研攻关顺利进行。
目前,我们已面向国内外发布第一批悬赏指南,分5批次推动我市17个科研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治技术专项立项,立项资助金额2640万元。打破资质、限项的约束,完成565个技术攻关项目的两轮专家论证工作,将择优资助约2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每个项目资助上限可达800万元。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发布新冠病毒应急防治专项,面向全球征集23个重点科研项目。
(二)全方位激励科研人员担当奉献。采取多项举措激励科研人员担当作为,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一是在已发布的2020年度的市科学技术奖四类奖项申请指南中,明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参评 2020 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可不受获奖完成人、成果推广应用满两年以上、项目需结题验收的限制。二是最大力度鼓励攻关和宽容失败。疫情防控科研项目取消申请人年龄限制,只要有情怀、有基础、有优势就可以来申报;不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限项范围,项目中止或验收不通过,不列入科研诚信异常名录。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提交科研项目验收申请的,允许项目承担单位申请最长6个月的延期验收。
(三)综合施策助力科技企业健康发展。对租用深圳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持有的政府物业的各类创新主体,一律免除2个月租金,总计减免租金金额3443.8万元。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科技创新券全年预算额度翻番,达2亿元。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项目管理,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确有必要提交纸质材料的,实施“容缺办理”。建立重点科技企业服务制度,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实施“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研发所需防护物资、研发材料供应等问题。鼓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资金支持,对原委托全贴息转贷项目、原银政企合作项目允许延迟还款。
二、与时间赛跑,聚焦疫情急需领域开展集中攻关
(一)病原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率先在病患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阳性,提示粪口传播可能性。南方科技大学牵头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经灭活后的新冠病毒真实形貌,为识别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及临床治疗研究奠定超微生物学结构基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首次描述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大体肺脏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二)检测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华大基因率先研制的快速检测试剂盒,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并最早投入使用,已生产试剂盒逾2000万人份。华大智造两款高通量样本制备系统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已为全球临床核酸检测实验室提供761台套系统,其中国内138台套。较早成功分离出新冠肺炎病毒毒株,启动康复者血清抗体研究,率先推出“深圳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苗研发方面,同步开展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的研发,部分疫苗项目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三、发挥创新先发优势,借助新技术为疫情防控赋能
依托疫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对交通、通讯、人口等海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准确预测来深人流“潮汐”,让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细、智能、可追溯,智能防控、精准防控彰显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责任和担当。“黄田田”义警机器人、“建国”警用巡逻机器人、“夸父”无人配送车、“太赫兹+红外”一体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智能测温和定位手环等“黑科技”,纷纷亮相各交通站点检疫、密集场所测温、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等应用场景,成为防疫战线一支高科技主力军。
目前,深圳众多企业推出的具备高技术含量的防疫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各地上线使用,全面助力疫情防控。例如迈瑞公司紧急驰援湖北呼吸机、监护仪、彩超超声仪、输注泵等新冠疫情防控重要物资。深圳北科瑞声公司研发的智能语音系统,已部署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帮助医护人员解决了穿戴厚重、手动操作医疗管理系统不便的难题。声扬科技采用声纹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助力防疫部门快速、准确、批量地完成受访对象个人信息跟踪搜集,率先实现健康状况及情绪状况的实时识别。普渡科技研发的智能机器人不用穿防护服,不用戴口罩,不怕感染,甚至不用下班,24小时按时按点、送药送餐,实现全程无接触配送病患需求。
在产业支撑疫情防控方面。“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跨界援产口罩与消毒液,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华为公司全球5G技术领导者,火速援助火神山5G基站建设,团队仅用3天就完成整套建设流程。大疆科技借助无人机开展体温测量和病毒消杀,既可避免人与人直接接触交叉感染,同时立体喷洒消毒药液,防疫消杀效果更好。中兴通讯援助雷神山医院建设,前方网络扩容与雷神山医院建设同步开展,后方关键设备备件从深圳紧急发货。我就介绍这三点。
当前,经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要最终降服病毒,科研攻关仍需拿出更多“硬核”的成果。面对疫情,我们将继续综合施策,助力各类创新主体健康发展,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务实的举措,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深圳力量。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梁永生主任。刚才梁主任在介绍时候提到许多深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现在我们也请到其中的几家代表来给大家做现场的情况介绍,先请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吕建成副院长介绍有关情况。
吕建成: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始终践行科技国家队的使命,先后17支团队参与到这场抗疫攻坚战中,攻关领域涉及大数据防控、药物筛选、快速检测、预防消杀等多个方面,成功联合牵头获批了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发挥工研院优势、切实助力疫情防控。下面我从三点介绍我们的工作:
一、联合牵头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深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的短板,填补学术与产业的鸿沟,着眼解决企业的技术瓶颈。
4月28日,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这是深圳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这次新冠疫情反映出高端医疗装备的重要性,其国产化已迫在眉睫。创新中心核心企业的抗疫表现不负众望。仅疫情期间,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深圳迈瑞及上海联影等行业龙头就以专业的能力和情怀担当,驰援武汉支援全球,已累计向海内外提供超过4万台呼吸机、监护仪、CT和移动DR等医疗设备,同时联动全球专家开展近百场线上研讨,与来自118个国家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共享中国经验。
作为目前工信部在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布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将持续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着力提升我国高性能医疗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生物医疗战略新兴产业和万亿医疗市场提供创新的技术和设备,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各环节活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完成为我国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打造医疗器械国之重器的历史使命。
二、发挥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优势,17支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参与科技抗疫。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深圳先进院在病毒高灵敏度的快速监测、计算机药物筛选、大数据防疫、纳米防雾涂层技术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医药所李亮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展开合作研究,辅助临床医生基于临床样本和疾病进程的数据建立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标准。在最近接收于国际胃肠学排名第一的期刊Gastroenterology (胃肠学) 的论文中,李亮与第三人民医院合作者刘磊、刘映霞团队发现病人在胃肠道的病毒排出时间远长于普遍预期,且病毒阳性率高于呼吸道采样。本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持续排出的潜在传播风险,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信息;医药所袁曙光团队排除外界公开的30余种可能有抗病毒效果的上市药物,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到6个药物分子,通过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完成了药物分子的病毒细胞体外有效性测试试验,抑制效果显著。
三、发挥工研院的优势、切实助力深圳疾控和武汉医护,组织捐款捐物、鼓励科研人员科技报国。
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首个科研“国家队”,充分发挥工研院优势,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协同医院、防疫部门、相关企业联合攻关,产学研各方面紧密配合。
数字所尹凌团队联合李烨团队,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分别在疫情早期、限流时期,以及复产复工前期利用大数据建模,对输入性确诊病例数、深圳市返程人数、外来输入风险、复工疫情的发展、公共交通的出行影响以及干预措施效果等充分进行了模拟与预测,为广东省及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疫情的回落期,李烨团队通过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出院的新冠愈后患者心肺功能相关的体征信息,实现心肺功能监测与评估、睡眠质量分析、康复管理等。团队已经部署非接触式心率呼吸记录仪600余套为武汉和深圳治愈出院的部分新冠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撑了医疗机构跟踪管理的业务需求。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将继续不辱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全面胜利持续地发挥国家科研队伍的力量,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吕建成副院长。下面是三家企业的代表发言,先请迈瑞医疗常务副总裁吴昊先生介绍相关的情况。
吴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中国疫情逐渐好转,我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是我身边的许多同事,仍在逆行前往抗疫形势非常严峻的地区。
上周,我们一架飞机刚刚把迈瑞一队用户服务工程师送往俄罗斯。俄罗斯现在疫情非常严重,两国之间的航班几乎是处于中断状态。为了驰援俄罗斯抗疫,我们排除万难,协调货机、客机把物资设备及支援人员准时送达。我们的人员要在那里和当地迈瑞当地的本地团队工作两个月时间,对俄罗斯50家医院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工作。在俄罗斯,迈瑞是俄版火神山医院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为其提供3000多台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超声等产品。
国际疫情自三月初开始集中爆发,我们从三月初开始迈瑞就收到来自超过100个国家的抗疫设备需求。首先疫情是在意大利爆发,意大利政府紧急采购近万台监护仪和呼吸机,迈瑞人通宵达旦,我们全球协作,仅用15天就完成了设备在意大利的安装调试工作。
从一月底到现在,我们已经给全球提供了二十多万台抗疫设备,其中发往海外的就有超过10万台抗疫设备。
抗疫期间我们发现海外国家不光是需要中国的抗疫设备也需要中国抗疫方面的经验,此期间迈瑞举行了几十场线上交流研讨会,我们请中国医护专家分享实际的中国的抗疫经验,在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几乎每天请武汉一线医院医生、北京协和、上海中山医院的行业内顶尖重症专家为当地的医生分享经验。我们中国的医疗专家有时候一分钟前还在现场答疑一分钟后就紧急去科室抢救病人,我们通过线上的交流给全球超过140个国家与地区的数万海外医生分享我们中国的经验,实现了“中国方案 全球共享”的目的。
在中国,迈瑞也是始终奋战在一线,在中国无论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武汉同济,协和,北京小汤山的二期,北京地坛医院,还有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重点抗疫医院,迈瑞都是有大量装机。我们同时也捐赠了价值33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给武汉的医院。
迈瑞在全球抗疫的“大战”中,表现出来有两个特点:一是提供医务人员在火线科室使用的最重要的设备,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彩超;二是迈瑞从武汉开始到全国现在到全世界我们全程不停奋战,可以说我们是抗击疫情的行业主力军。
迈瑞并不是由于疫情才开始出口业务,我们2000年已经开始出口,去年国外的业务占到迈瑞接近一半的比例,我们海外市场第一大市场是美国,美国前20名医院使用迈瑞的产品,我们海外第二大市场是欧洲,我们也服务200余家教学医院里的核心科室。迈瑞已经在海外搭建成熟的运营平台,涵盖全球研发,全球供应链,全球营销与服务。在超过30个国家设有40家境外子公司,外籍员工有1000余名,2019年追究海关数据显示:迈瑞呼吸机,血球出口占整个中国出口比例都超过60%,监护仪、输注泵、超声出口占比约40%。
未来,迈瑞将全球的医护人员一起,一起努力争取早日战胜疫情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吴总。下面,请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朱岩梅:感谢主持人,非常荣幸代表华大集团第二次参加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将重点介绍一下华大参与国际疫情防控的情况。
相信大家都已有所了解,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病毒核酸检测”尤为重要,是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金标准”。华大凭借20年参与全球传染病防控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在核酸检测需求激增的时候,集成创新,打造了一套高通量核酸检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新冠疫情应对拉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目前,“火眼”实验室已于武汉、深圳等国内12个城市迅速建成启用,全国完成超过8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日检测通量最高达7万人份。
随着疫情的发展,“火眼”也因为自动化和高质量的检测能力,被多国引进,成为了国际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
在各国主管部门、合作伙伴的协同和支持下,华大积极地向全球提供实验室解决方案、技术转移和培训,“火眼”已成功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落地,使得这些国家的核酸检测能力迅速得以提升。举例来说,塞尔维亚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2倍,澳大利亚提升至3倍,文莱提升至4倍。
目前,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70多座“火眼”实验室已启动或在洽谈中,预计总日检测通量超过30万例。
“火眼”实验室的核心装备是华大智造研发的自动化核酸提取仪,以及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目前,试剂盒已陆续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的相关认证,近日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应急使用清单(EUL),体现了WHO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和肯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HO诊断技术评估合作中心FIND的报告显示,在检测限方面,华大的单靶点试剂与双靶点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在临床分析性能方面,华大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所有国内参评企业中特异性最好。
目前,华大的试剂盒已驰援至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订货量已超过两千万人份。
此外,由华大、万科、松禾资本联合发起的公益组织——猛犸基金会,已向20余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试剂盒等“火眼”核心设备,还有一整套的火眼实验室检测方案,为全球疫情防控持续提供了科技援助。
就在上周5月13日,猛犸基金会向位于白求恩医生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西奈山医院实验室捐赠了抗疫设备,拟命名为白求恩“火眼”实验室,因为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正是华大和猛犸在这次全球抗疫中所一直所秉持的精神。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火眼”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平战结合”的能力。此次疫情过后,它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标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病毒没有国界,需要全球共同携手应对。华大将继续与全球分享一线抗疫的技术和前线经验,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责任,为打好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谢谢!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朱岩梅董事。现在有请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李巍:尊敬的各位媒体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参加这一场发布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比亚迪在整个防疫防控方面相关的工作情况。我看到现场的一些记者朋友和摄影老师都戴着比亚迪品牌的口罩,我感到非常欣慰,用我们比亚迪的一点点努力能够给大家一点点的安心和保护。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在国家防疫任务艰巨的时期,在人民迫切需要口罩的时候,公司总裁王传福先生发了一个朋友圈提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早在年初二开始,王总初二开始每天都和我们开电话开会,本来是如何讨论复工、复产的抗疫部署。但是我们发现,比亚迪有20多万员工要复工,对于口罩的需求如果正常复工复产的话每天需要50万只。我们看了深圳的数据,深圳有2200万人口,如果每人一天用一只口罩,一天的需求就是2200万只。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口罩整体的产能每天只有2000万只,我们觉得口罩成为了当时最急需的抗疫物资。
比亚迪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当机立断决定生产研发口罩,过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当时由于是在春节假期,再加上疫情比较严重,那个时候需要45天的交期,基于我们强大的生产设备能力我们决定开始自己研发口罩机的生产设备,“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0天出产品、24天后单日产量达500万片”,我们仅仅用了24天的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在生产产品品质方面,比亚迪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品质管理等多方面狠下功夫,我们多项口罩品质检测标准远远高于行业标准,使得比亚迪相关型号的口罩能够快速地通过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澳大利亚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认证和测试。也正是在市委、市政府、市监局及各部门的殷切指导和整体统筹下,比亚迪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各项质量、资质认证,员工返岗、招聘等方面才得以快速的到位。这保障了口罩的迅速扩产和高质量供应。在实现100%复工的基础上,我们还新增非常多工厂的操作工招聘,这也将解决部分人员的务工问题。
口罩供应方面,在2月至4月期间,我们主要是面向国内供应。自产的最早一批口罩捐赠了1000多万只前往湖北、广东、湖南、陕西的医院、交警、公交公司、机场等抗疫一线人员。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捐赠口罩超过1000万只,除了国内部分地区也包括海外,联合国环境署、WHO等等各个组织和机构。同时,比亚迪帮助华为、腾讯等大中型企业复工复产,配合国家、省、市等各级党政部门的口罩调拨工作。我们在三月到四月份我们的口罩跟随政府援助及“健康包”的形式,第一时间输送到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给当地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等。
4月下旬,在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口罩供应趋于充足的情况下,四月下旬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国外口罩需求,新增口罩专门生产专线,供往意大利、日本、塞尔维亚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截至现在为止,比亚迪口罩日产量达五千万只,而且还在以每天100万到300万只的速度扩产。预计五月份,比亚迪将出口口罩超过10亿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国际防疫合作,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口罩,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与责任,对全球抗疫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比亚迪作为高科技制造业的一员,在关键时刻主动站出来,急天下之所急,供天下之所需。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口罩产能和完善口罩供应,进一步助力打赢全球“战疫”。同时,我们也积极贯彻国家复工复产政策,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芯片、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及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国家新基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楚宏:谢谢李巍女士。下面开始记者提问。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今天的发布主题向台上的嘉宾提问,提问的时候先自报自己的媒体机构名称。请提问。
提问:你好,我是凤凰卫视的记者,我想为一下华大的朱总,华大在加拿大援建的“火眼”实验室,对当地的疫情防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拟名为“白求恩‘火眼’实验室”?
朱岩梅:感谢您的关注。就在上周四5月13日,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韩涛的见证下,猛犸基金会宣布向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捐赠“火眼”实验室的核心设备。
我们了解到,加拿大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核酸检测能力需要快速提升。因此在加拿大使领馆的积极推动下,猛犸捐赠了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MGISP-960自动化核酸提取仪,输出了一整套病毒核酸检测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医院实验室原本最限制速度的“核酸提取”环节实现了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这项核心技术和整套解决方案的应用,让医院的日检测能力提升了1000-2000人份,相信此举会在多伦多和周边地区的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之所以提出“白求恩火眼”这个名字,是因为此次我们的捐赠对象——西奈山医院,就位于白求恩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华大董事长汪建老师提出了这个建议,西奈山医院非常支持。
80多年前,白求恩为抗战中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救治;如今,面对病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有责任将抗疫的先进技术、经验和有效解决方案带到白求恩的家乡。
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说,白求恩是加中友好合作的象征,感谢猛犸基金会和华大集团。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韩涛也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中加两国人民秉持白求恩精神,相互支持,共同战斗。
其实,白求恩医生的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华大人不断前行。
目前,华大的抗疫技术和前线经验,已带到了沙特、澳大利亚、文莱、日本、南非等全球几十个国家;超过四百名华大员工出征,奔赴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很多是90、95后,拥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我们更高兴地看到,这些年轻一代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再一次深切的感受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意识到只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最终战胜疫情。接下来,华大还将继续积极参与到全球的疫情防控中,跨越国度、不分种族,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度过难关。谢谢!
提问: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想提问一下迈瑞的吴总,您刚才提到了迈瑞在在海外市场经营20年,在海外搭建成熟的运营平台。我们都知道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另外一方面就是服务。我想了解,迈瑞在国际上如何布置国际服务平台和完善的服务机制的?
吴昊:经过了20年的国际化发展,公司在海外已经有40家子公司、1800名海外员工,其中70%为外籍人员,并且公司在80个国家有售后服务支持团队,其中包括280名公司专职工程师、以及5000名签约渠道工程师,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向海外客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后服务。随着海外疫情日益严重,凭借迈瑞已经建立起的成熟的本地化运营体系,公司在保障产品交付海外疫区的同时,完成了设备装机、使用培训、售后服务、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临床服务,以实际行动树立中国产品高端制造的形象。
提问: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梁主任,科创委在保障各类科研主体开展疫情科研方面有什么样的具体做法?
梁永生:谢谢你的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做,我想简单从几个方面介绍,以便于大家的理解,也便于各位记者记得住。
第一,人才方面,疫情发生以后,怎么样集聚,全社会有情怀的研发人员参与到试剂检测、疫苗药物等研发过程中,这一块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可以不限年龄,只要有情怀、有基础就可以参与悬赏制的科研攻关。
第二,平台方面,大家知道做病毒的研究和检测需要安全级别高的实验室,目前深圳只有两家P3实验室,我们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速度协调深圳市疾控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家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复,取得新冠病毒培养、科研等实验资质。
第三,设备支撑方面,科创委原来建立的全市统一的科研仪器调度平台,大家可以去网站上看一下,有一万多套在上面,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研机构和人员总共提供了3625台套的设备支持,从医学诊断仪器、分析仪器、计量仪器等方面提供支持。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平台继续做强,为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第四,华大基因因为前期要做试剂和更多的检测研究,我们紧急协调,调拨科研防护物资支援华大基因,包括防护服、口罩等约30000个。用于科研人员做病毒检测和试剂生产之用。
这四个是我们提供保障,还有一个可能大家很关心就是国家特别关注的生物安全,所以我们在国家相关要求之下,也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及科研活动管理的通知》,引导各科研主体防范化解重大生物安全风险,规范有序开展科研工作。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在人才、平台、设备、物资四个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规范各个科研单位和高校有序地进行科研工作。谢谢。
提问: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吕院长,新冠疫情对于国家的治理体系和能力一次大考,作为科研机构您认为这一次疫情对于科研人员带来怎样的启示?
吕建成:中国科学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果有人到过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西丽园区,我们的大厅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17日视察中科院时对中科院提出的要求,即“三个面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这个是我们作为科技国家队的基本要求,二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美丽中国、健康中国都是国家战略,这一次疫情突发,作为科研国家队最大的启示就是在国家有重大需求的时候,科技人员要有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能力。
举个例子:也许做材料的都在做下一代石墨烯或者黑磷,但是深圳先进院材料所学科带头人喻学锋研究员也是武汉籍,当他了解我们大量的医生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防目镜,他用很短的时间带着他的团队紧急攻关研究好的喷雾材料做成能够擦眼镜布的材料,捐赠了1.6万只的喷雾剂在二月份就送到湖北省的90多家医院和防疫指挥部,在医生的评价里面用了这种防雾剂之后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护目镜六个小时不起雾,这是作为科技人员服务最需要基层的时候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微带的科技人员要关注的,一是国家要求,科学院定位,这一次疫情防控眼前的问题要解决,不要说论文每年发多好,真正国家的老百姓健康 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站出来能够解决问题。谢谢。
提问:我是来自深圳新闻网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比亚迪的李主任,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比亚迪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供应商?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原因吗?
李巍:感谢这位媒体老师对于比亚迪的关注,比亚迪援产口罩主要是处于社会责任,比亚迪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从手机到电池、新能源车到轨道交通,口罩这个产品对我们来讲是有史以来最简单的产品,实际上它对于比亚迪生产这个产品不会有任何的难度,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如何能够最快地时间生产出更多的口罩,每多生产一只口罩就意味着多保护一个人,比亚迪希望把速度放到第一位,最开始决定援产口罩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做口罩机,这是当时市场最大的瓶颈,那时候我们想组装口罩机需要1300多个零部件,供应商也在抗疫你根本买不到这些零部件,包括齿轮、辊轴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比亚迪就把所有的生产轨道交通、生产电池、新能源车各个事业部的工程师全部聚集在一起,我们说如果买不到这个齿轮旁边有加工中心,比亚迪有上万台的加工中心,就把它调到一起生产齿轮,不计成本地去做口罩机上面的零部件,80%—90%的零部件,1300多个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这使我们具备快速生产口罩机的实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董事长是亲自挂帅,董事长决定开始援产口罩到现在大概过去100多天,过去100多天董事长亲自带领我们事业部总经理召开的会议多达200多场,白天晚上包括前期我们刚刚开始做设备研发的时候,我们董事长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离开口罩生产车间,在最初期的时候倾注非常多的心血,也是集成比亚迪做设备研发的能力,把我们做新能源车轨道交通的技术人员大概3000多名为产品研发和口罩机的设备加工做人员储备。
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可以在中国实现,在其他国家很难成为全球的生产厂商,我们有良好的口罩供应体系,大家看口罩很简单,但是包含了内外层的两层无纺布以及中层的熔喷布,熔喷布90%供应是来自于中国市场,中国整体的完善产业链基础包括熔喷布的技术材料等等一系列的完善供应链使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资本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
主持人王楚宏:感谢各位记者和台上的嘉宾,今天的发布会实录将在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和深圳发布微信公号发布。欢迎大家将感兴趣的问题发到市政府新闻办的电子邮箱,我们将会邀请有关部门及时回应。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 上一篇: 深圳战疫的科技力量
- 下一篇: 区事 | 战疫有功!南山5案例入选全国防疫复工大数据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