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战略成果,都源自于勇于担当;每一次无畏前行,都肇始于初心不忘。
2020,岁在庚子,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全民投入一场不期而遇的人民战争。
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两千万人的特大型城市,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的决策部署,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在举国战疫中向人民和历史交上了优秀答卷。
自1月19日出现广东首例确诊病例,到1月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再到2月中旬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没有发生社区传播和聚集性传播。
深圳战疫,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贡献,也为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战疫提供了有益借鉴。
防疫是大战,更是大考。
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数月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四早”“四集中”,在举国战疫中彰显出不同寻常的深圳力量。
大疫当前,制度优势显战力。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面对汹汹疫情,深圳第一时间明确提出,一切以挽救生命为重,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由市委书记王伟中任组长(总指挥)、市长陈如桂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总指挥)的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迅即成立,科学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闻令启动。
第一时间转运隔离治疗首例疑似病例,第一时间部署开展监测排查;除武汉外第一个发现确诊病例,拉响广东疫情阻击战的第一声警报;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制度+科技+平台+末端”的严密防控体系;20天时间建成战平结合的市三医院应急院区;一边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一边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课……
目前,深圳实现了社区传播零报告、医院感染零发生、监狱等特殊场所零感染、复工复产企业员工零发病、本地疫情零输出。
见事早、行动快、措施严、效果佳,决策果断,全民动员、全城攻坚。深圳“硬核”的全方位防疫措施,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关键时刻,发出关键声音。
深圳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前提下,公布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全面做好防疫知识普及,扎实做好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战疫以来,全市举办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和集中采访百余次,中央、省及本市媒体、区级融媒体中心齐齐发力,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在这场全方位的大考中,深圳作为全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显著优越性。
胸怀大局,深圳是全国的深圳。
疫情防控的全国棋局上,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深圳5批医疗队共77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荆州……
焚膏继晷,生死时速。深圳企业昼夜奋战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奋战在检测新冠病毒的武汉火眼实验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一批又一批医护物资、爱心捐款向武汉、向湖北汇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深圳的血脉里,深深融入责任与使命、担当与奉献、勇敢与关爱。
大爱无疆,深圳与世界心连心。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天下一家,爱己及人。
在深圳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多国友城捐来防疫物资,以多种方式为深圳鼓劲。在全球疫情形势日趋严峻之时,深圳高度关注友城抗击疫情进展,尽己所能施以援手。
经济全球化时代,疫情面前,团结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国土有界,大爱无疆。
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进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担当,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截至5月18日24时,深圳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2例。
连续18天“零新增”!93天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正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清零,在院治疗仅有一例。
深圳战疫的关键密码,4月27日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月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给出了国际视野的解答。
这份由20多位中美研究人员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分析了疫情发生最初一个月深圳39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1286名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后认为,深圳对密接者及感染者采取的追踪随访和隔离措施,大大缩短了人们被确诊和隔离的时间,为控制病毒传播起到关键作用。
“既为中国应对疫情提供了范本,也在全世界的疫情总体应对中发挥了模范作用。”该报告的美方牵头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家贾斯汀·莱塞勒称,深圳的数据被用来建模,并在美国加州推广应用。
秉承务实精神的深圳人,用科学高效的实干和成就,向全球战疫贡献了深圳“模式”。
向科学要方案,用理性求解法。
复盘深圳发现首例确诊病例的过程,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经历过2003年SARS一战,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对不明原因肺炎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从而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前进入戒备状态并做好预防病毒人传人暴发流行的应急预案;从而能以超常规的专业敏感,认真对待社康医生上报的看似“反应过度”的接诊线索,拉响了全省战疫的第一声警报;从而能以“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行动自觉,开展检测和救治技术的创新攻关。
向群众学智慧,从基层聚力量。
坚持“救治”与“防控”两线并行,深圳在定点收治确诊病例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之外,将防疫触角伸向基层,通过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严格把控排查、管控、隔离的“三道关口”,筑起疫情“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的铜墙铁壁。
海关关员、边检查验员、警察、街道社区工作站人员、医务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夙夜把守社区小区、公路入口、机场、车站、码头、口岸等重要关口卡点,守护好家门、城门、国门;依托现有基层治理体系和人员力量,对全市700余个社区、4800多个花园小区、1800多个城中村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人员排查和综合防控,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涵盖“五个100%”“十个一律”“四个重点”的19条社区小区硬核防控措施,被证明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受到来深考察的世卫组织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向法治要秩序,向文明要效益。
法治是一种文明秩序。疫情防控期间,深圳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全链条发力,在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多领域聚能,彰显出深圳战疫鲜明的法治底色和城市文明特质。
行有循而不乱,以法治促文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明创建。《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3月1日实施;4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修正案》通过,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染他人,这意味着今后流感患者戴口罩等,将成为法律强制行为;5月1日,深圳史上最严的禁野令——《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施行……既要确保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和相关措施从一开始就于法有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要结合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强立法、补齐短板,文明和法治,贯穿深圳战疫的全过程。
法治和文明,刚柔并济,成为深圳增强全社会“免疫力”、对抗疫情的强大武器,也必将成为深圳加快推进“双区建设”的澎湃动力。
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危重症患者,有时不得不切开气管后进行插管抢救。但戴上防护的头套、手套后,医生的视觉和触觉都不如往常敏感。
这是一项风险系数和难度都极高的手术,医生的感染几率也很高。
战疫中,这样的高难度气切,市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迪与他的团队经常要连续多天实施。
这种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早已在特区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激励、推动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不竭动力。
这是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脸庞上的道道压痕,坚毅、果敢的笑容……深圳在城市地标、商业中心、机场、地铁等地的400多块LED大型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这些摘下口罩的医护人员,用逆行和拼搏诠释了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他们,点亮了鹏城夜空;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我是党员”,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个党员迎难而上,干在先、冲在前,把初心使命写在抗疫一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前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基层联防联控现场闪闪发光,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形成了抗击疫情、保障发展的强大合力。
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闯无人区。大疫当前,敢闯敢试的特区人不畏险阻、主动担当,无惧困难、积极作为,汇聚成城市战疫的巨大力量。
这是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
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愿书、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以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佑苍生,正是对全市3万名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在严酷的战疫中,是他们的日夜值守、任劳任怨,义无反顾、不惧生死,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家园安宁。
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
逆行而上的“天使白”、日夜坚守的“卫士蓝”、随处可见的“志愿红”、逆风前行的“环卫黄”……“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怎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作出最大的贡献。”
一个岗位,就是一盏灯;一个职业,就是一股力量;坚持,就是希望。他们的恪尽职守甚至不惜生命,凝聚起全市上下战疫擒“魔”的坚强意志。这种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必将激励深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新的辉煌。
这是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承。
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奔波在不同战疫现场上的志愿者、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商超员工、工厂工人、公交出租司机、爱心人士、新闻工作者,每一个响应号召宅在家里的普通市民……千千万万个共同战疫的身影,用爱心和善举,用无私和奉献,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汇聚成希望的火炬,照亮城市文明,辉映着这座“四力之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孜孜以求的可贵精神传承。
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加快推进“双区建设”。即将迎来40岁生日的深圳经济特区,正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奔腾在这座城市血液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将激励我们努力塑造城市文明典范,打造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用文明的力量为“全球标杆城市”刻下生动注脚。
千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型城市,疫情防控期间,吃、穿、用、行,一样都不能少;水、电、气、网,一天也不能停。
一场大疫考验着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越是疫情影响严重,越要保障好城市的正常运行!
这座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跑出标杆速度的活力之城,用先行示范的标准和要求,在疫情大考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务实有效的防控成果增进社会信心,以精准有力的发展举措增强企业预期,科学、有序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和巨大的信心。
充分发挥最互联网城市优势,善用“智治”赋能。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和“最互联网的城市”,深圳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多年来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充分整合运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和各类平台,全面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对人口流入流出、疫情态势、物资保障等数据实时分析,1小时之内快速锁定密切接触者;准确查询确诊病例外出活动轨迹、快速破获疫情瞒报案例;扫码出入、无接触测温、戴口罩人脸识别……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项项“黑科技”支撑着城市的运行、守护着市民的平安。
针对市民去医院看病又面临交叉感染的危险,深圳上线了“i深圳”App疫情防控服务专区。市民点击“在线问诊”,足不出户就能和医生交流,并被系统自动分流到附近的发热门诊进行预约挂号。
凝聚战疫中的磅礴社会力量,善用“共治”赋能。
现代意义上的治理,本质上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等城市主体彼此合作的治理。各个主体在相互依存的公共环境中共担社会责任、共享治理成果,才能激发城市治理的最大效能。
战疫是阻击战、总体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疫情当前,更加凸显社会“共治”成效。
在深圳,“有形之手”“无形之手”联袂、政府和企业携手,有效、快捷稳住了“菜篮子”“米袋子”,更有力推动了防疫物资厂家加大生产供应。同时,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把防控网络织得密不透风。深圳的三阶段疫情防控策略,被世界卫生组织赞扬为中国战疫的经典案例。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善用“全周期管理”赋能。
“全周期管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为治理体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现代企业运营思维来谋划、掌控一座城市的运行,从前期预警决策到中期应对执行、后期总结学习,环环相扣,统筹好危机应对和经济社会发展,正是深圳在此次疫情大考中的有效方案。
发现广东首例输入性病例拉响全省警报,第一时间成立市级层面的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并构建起五级防控体系和协同高效、快速反应的防控机制,在“返深大潮”“复工复产”“境外输入”等时间节点上及时采用“关口前移”战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
在疫情防控中及早谋划复工复产,从行政作为扩大到社会参与,由线上经济带动转型升级……一系列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决策和行动,让深圳在战疫情、稳经济中赢得先机。
城市治理的先锋精神,必将让“中国之治”的深圳风景,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
疫情防控持久战中,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深圳企业,用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和逆势发展,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作出了生动注脚。
深圳企业与生俱来的市场基因,迅速转化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能。
疫情凸显的健康意识、骤然释放的AI需求、强行倒逼的渠道变化,都让对市场需求高度敏感的深圳企业,找到了逆境突围、创新发展的发力点。
3天完成口罩机设计图纸、7天完成设备研发、48小时就自建了一条口罩生产线……战疫伊始,一“罩”难求之际,比亚迪从危中敏锐捕捉到潜在商机,迅速决定调整生产线,跨界造口罩。
从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到如今世界最大的防护口罩制造商之一,比亚迪口罩业务不仅成为其一季度利润的主要来源,更在深圳、全国乃至全球战疫中贡献了深圳力量。
比亚迪是深圳企业化危为机、创新发展的精彩缩影。
不仅是比亚迪。面对疫情之危,很多深圳企业都在积极研判经济新变化、市场新需求、产业新机遇,迅速寻找发展之机。小家电龙头企业——艾美特电器(深圳)推出新风系列产品,华讯方舟推出“人体热成像测温仪、人体热成像测温安检仪”,影儿集团组织生产防护隔离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来,市场意识、创新求变已成为深圳企业固有的基因,在淬火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在一次次化危为机中,把企业的竞争力锻造得更加强大。
深圳企业敏锐捕捉市场新机遇的“天赋”,催生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力量。
疫情尽管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但也催生了不少新“机遇”新“风口”:“宅经济”火了,各种云服务、远程办公、线上课堂等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孕育了更多的新模式新产品,为经济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
政府强、市场灵、社会活。大疫之下,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工作的深圳,充分展示出创新发展的巨大回旋空间和惊人韧性。
回顾深圳过去几个月来的战疫实践,创新始终是闪耀其间的“硬核”力量。从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攻关水平,到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显身手,再到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另辟蹊径、转型发展、迭代升级,创新始终是贯彻其中的闪光红线。
疫情不仅考验了深圳的创新底色、产业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深圳发力创新源头、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决心:只有以创新引领,不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让深圳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当好尖兵、行稳致远。
“杀出一条血路”,在新时代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一季度,深圳新设企业数量不降反增,其中,防疫物资类大健康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事主体大幅增长,以5G、AI、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支撑的智能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33.7万户,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这是城市经济活力、发展动力、增长潜力的最佳证明。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交出让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越大,越要有必胜的信心,越要有“霜重色愈浓”的气概。作为特区,更要主动担当,危难时刻显身手,善于化危为机,勇于先行示范,用“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胆略闯关夺隘,为新时代的“深圳精神”注入新的风采。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创新才能生机无限。
夜幕下的深圳,灯火通明,城市的大小商圈正在恢复往日的热闹,消费渐旺,活力再现。
这是“五一”期间的深圳景象。
大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率先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深圳抓紧抓实抓细“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各项措施,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有力有序推动复商复市,滴水不漏做好复学复课防控工作。
企业活则市场活,企业好则经济好,企业强则城市强。战疫期间,深圳各级常委政府始终与企业发展保持同频共振,携手共克时艰。
建立挂点服务企业制度。王伟中、陈如桂等市领导深入企业调研,面对面了解困难、倾听需求,出台政策、解决问题。指导督促企业复工复产,深圳“一企一策”细化方案。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6项措施,从房租、用电、税收、社保等多方面,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为实体经济复苏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面对疫情冲击,深圳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有序推动复商复市、复课复学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率先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以超常规举措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3月中旬,全市集中开工15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的大项目5个;4月底,助力促进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坂银通道正式通车……投资,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动力所在,更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启动恢复经济增长“快进键”的重要抓手。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投资回升明显。
深圳把今年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年”。疫情当前,重大项目建设不仅带动经济发展,更是保民生、稳就业的重要压舱石。深圳聚焦短板、弱项,加快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稳住大局、稳住基本盘。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消费旺了,才能激活经济的一池春水。
创新方式方法,线上线下融合,充分释放消费潜力。3月8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消费战疫”行动。4月份以来,全市各区拿出超过4.8亿元的真金白银,刺激消费复苏,提振消费信心。在网络直播带货等新供给方式推动下,一大批中小企业越来越关注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随之提升,供应链也随之优化。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圳大力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探索建立由市领导牵头的“链长制”,分级分类做好“链式服务”,抓好补链、稳链、强链工作,努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跑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速度”。
面对疫情影响,深圳以超常规举措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8月将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召开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对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作出部署;与赣州市政府签署《共建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协议》,续写特区老区携手发展新篇章;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双区建设”……
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
只争朝夕干,扬鞭下半程。市委市政府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今年下一阶段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坚定不移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面对大疫大考,深圳以大格局大视野谋划推进工作,以“赶考”心态抢进度、补弱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跑出先行示范区建设“加速度”!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今日之深圳,正奋力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率先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成绩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