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粤港澳正文

走读马鞍岛,聚焦西湾汇:为什么说深圳和中山越来越“近”了?丨中山购房

小鹏 粤港澳 2019-06-03 02:59:32 7704 0

伶仃洋畔,生机盎然。

珠江口岸,东边是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深圳前海,西岸是广东省转型升级重大平台、中山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区翠亨新区的马鞍岛,也是世纪工程深中通道的西岸登陆点。

2016年12月,深中通道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建设。一桥飞架,开启珠江东西两岸区域合作新格局。

步入新发展阶段,深圳前海被定位为“重大合作平台”,而对岸的马鞍岛,也提出了“对标前海,打造中山城市新中心”的目标。

从深圳前海到中山马鞍岛,深中通道的两端未来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从产业配套到生活宜居,深圳和中山将上演怎样的“双城记”?即日起,“走读马鞍岛 聚焦西湾汇”栏目将聚焦上述区域发展热点逐一解读,敬请垂注。

足以覆盖106个标准足球场的金属屋面,建筑面积相当于6座“鸟巢”,12万平方米的铝板幕墙覆盖了8成的外立面……今年6月,这个位于宝安区北部空港新城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开始试运营。

作为深圳空港新城“两中心一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新科技馆)的三大主题建筑之一,国际会展中心也是深圳“城市新客厅”之一;无独有偶,与宝安一水之隔的中山翠亨新区,也在崛起一个新的“城市客厅”。

今年4月,《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同步进行公示:以马鞍岛为核心的翠亨新区起步区将建成产业提升发展区、北部综合服务区、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智造区、客运码头商业商务区、生态休闲区等六个功能区,未来打造为“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宝安机场南侧,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将建成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交;十多公里外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海中巨型锚碇已见雏形。抓住深中通道通车前的窗口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二线城市的中山正聚焦推进交通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配套、人才集聚等工作,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上大胆谋划城市未来。

新规划

对标国际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城市

300米、全球首创的45°双旋转艺术建筑、实现外幕墙+结构双螺旋形态、由“全球十大旋转建筑”之首的上海中心设计团队Gensler原班人马打造的世茂前海中心,是前海地标中的一个代表建筑。

前海之所以有“中国曼哈顿”之称,不仅因其布局了先进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也因其有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空间设计。

而这样高标准、大视野、国际化的城市规划,也在对岸的中山徐徐铺开。当前,中山明确提出要顺应湾区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推动中山环湾布局,加快城市发展重心向东延伸。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中山已将东部沿海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建设,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东部沿海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顶尖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这给位于中山东部沿海的翠亨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近日翠亨新区起步区——也即马鞍岛所在地的规划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对深圳等珠江东岸的产城融合衔接:如马鞍岛中北部地区由原来的产业用地为主,调整为以新型产业用地、综合服务、科创研发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域;而南部则打造以科创、文化、商业商务、居住配套等功能为主的翠亨新学城。

对标国际打造现代城市新中心,是中山东部沿海片区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山城市更新的一个方向——

近期,中山先后公布了《中山市岐江新城提升规划》征询意见与《中山市岐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草案。其中,岐江新城片区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打造集产业、服务、生活、休闲、景观和交通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强化城市中心区主体功能;56.31平方公里的岐江河流域被纳入规划提升范围,以营造一河两岸城市空间特色风貌为目标,岐江河将成为优化提升中山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彰显城市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关键环节。

顺着蜿蜒的岐江河,从中部到东部,中山正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品质,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蓝图从纸上逐渐跃进现实。

新机遇

珠江口“A”字型区位迎来新发展

2019年4月3日,翠亨新区规划馆内,来自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靶点及其免疫治疗的应用”“抗肿瘤一类新药-注射用SN38脂质体”等10个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在一场生物医药项目路演活动中集中展示。

就在前一天,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华南分院)揭牌仪式在翠亨新区举行,重磅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正式落户中山。一系列的产业落地动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中山东部沿海片区获得高速发展。

区域融合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伟人故里中山市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让处于珠江口“A”字型中间位置的两个城市“距离”日渐拉近,也让两座城市的产业对接愈发频繁。

中山与深圳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对接,在2013年就已启动。当时,中山市与深圳发改委、贸促委以及香港贸发局签订现代服务业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香港、深圳、中山三地现代服务业联络处”,与深圳建立长效的合作交流机制。中山市发改局数据显示,自两市正式搭建服务业对接平台以来,两市间企业、协会商会多次互访考察交流,对接企业超过1000家。

“希望能通过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吸引全球最顶级的存储工程师来到中山,留在中山。”4月末,位于马鞍岛西侧的江波龙存储产业园正式开园,江波龙电子董事长蔡华波介绍,公司部分研发功能正逐步从深圳移至中山。“中山的空间开发强度较深圳低,可塑性还很大。马鞍岛环境优渥、宜业宜居,让我们有机会打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的工程师乐园。”蔡华波说。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新产业和创业团队来到马鞍岛:除了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清华智能网联、中兴智慧产业园、江波龙存储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精密装备产业以外,包括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医疗器械协会园区项目、中航联创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也陆续落户。

新角色

马鞍岛将成珠江西岸重要交通枢纽

进入雨季的伶仃洋,水涨船高,江风逐浪更甚。

两年前,“水上深中通道”通航,结束了中山、深圳水上无直航的历史。自航班开通以来,客运量逐渐攀升。从去年11月30日起,“中山-深圳”水上客运航班从原来“四进四出”增加至“七进七出”14个单航班,形成公交化模式。

中山毗邻港澳广深,周边有5大机场、4大深水港、3大自贸区环绕,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以构建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中山市正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加快高快速路、铁路轨道、港口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照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这个时间节点,中山市制定了交通项目建设倒排计划,计划在2024年前投入超过1500亿元,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二环十二快”快速路网建设、“十字形”高速铁路格局等,加快畅通与周边城市公路和轨道交通对接,进一步提升与湾区各市的交通互联互通。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在2023年前,计划建成25个干线公路项目,形成“二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和一批加密线;轨道交通方面,在建的南沙港铁路计划在2020年建成通车,深茂铁路(深江段)计划今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通车;广州地铁18号线、佛山地铁11号线等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的轨道项目,也在加快推进;港口航运方面,通过实施港口东移战略,中山计划打造为珠江西岸最大的异地候机航运中心;高速公路方面,计划新建6条高速公路,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

可以看到,随着深中通道的推进,马鞍岛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将从区域交通末梢跃升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以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马鞍岛将全面融入大湾区交通网,未来在大批高速、高铁、城际、快线集结成网后,人流、产业、资本相继在这里汇集,撑起新的发展高地。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szxxw.com/xinxi/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