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农业小县,到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都市,跃升为区域金融中心、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深圳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巨变,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深圳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提供了最鲜活的发展样本。
深圳是中国的“硅谷”,已成共识。“中国硅谷”不仅具备硅谷的软实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美国硅谷不具备的硬件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目前,深圳有两大IT产业“地标”,当初小作坊的华为而今是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小企鹅”的腾讯早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指出,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形成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深圳已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1∶36.0∶63.9,规模以上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不断得到优化;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占比超过70%。
深圳新经济占比大,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逾6成,新经济占GDP比重约为2/3。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专家表示,深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GDP的含金量更高。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史,深圳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的努力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三来一补”产业还很吃香时,深圳就主动拥抱高新技术产业。从简单的加工制造,逐渐到设计加工,再到自主品牌;从最初的“山寨”,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深圳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创新载体,引进高端重大项目,培育创新人才,激发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多年来,深圳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向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的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凸显。
瞄准国际,对标全球。深圳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深圳率先布局5G产业。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深圳集聚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领军企业,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走在全球最前列。
目前,深圳正前瞻发展5G产业,大力投入5G行业应用试验网建设,力争通过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领跑5G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是十年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5G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应用的渗透,5G与工业运行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
深圳抢得头啖汤。本月,深圳将完成总量4.5万个5G基站的铺设,实现5G高质量全覆盖,成为全球5G第一城。
不仅是5G。事实上,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迈入“引领”时代,本土企业在多领域具备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能力。
今年7月,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服,它创下多项第一——华南地区最大的新基建项目、腾讯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腾讯全国最大的自建数据中心。这个占地400亩、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全覆盖,为数亿级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
“深圳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基建’能力很强,应向全国、全世界贡献这种‘新基建能力’或者新基建技术。”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对记者说,两者是支撑新一代IT产业前行的重要基石。
目前,凭借优秀产品服务能力和突出市场表现,腾讯和华为分别在公有云市场和私有云市场两强称雄,深圳形成了以华为、中兴、腾讯龙头企业为引领,金蝶、金证等一批重点企业为支撑,数千家小企业为基础的云计算企业生态体系,深圳正将云计算和大数据创新能力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深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正加速崛起。由于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深圳为全国乃至全球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中国技术”。其中,截至6月30日,深圳企业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全国16个主要城市落地,全国“火眼”日检测通量超20万人份;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火眼实验室”已成为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从中国走向全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深圳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和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先后出台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在政府引导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新兴产业表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19年,深圳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9183.55亿元,到2019年的10155.51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居高声自远。深圳高起点、前瞻性抢抓新兴产业风口,已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球知名创新之都,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主动谋划,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最前列。
在经济发展上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仅支撑了深圳发展效益的提升,也支撑了深圳可持续的稳定增长。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深圳正全力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有力支撑“双区”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光明科学城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系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催生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培育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未来将支撑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从代工生产到自创品牌,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制定标准,成为行业翘楚。
目前,深圳累计有235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7.17%,占广东省上榜企业数量的28.42%;其中,2019年新上榜企业达152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深圳共有15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12.9%,占广东省31.9%,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深圳已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贝特瑞,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17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牵头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光启领衔制定全球首份超材料国家标准,奠定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打破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从“深圳产品”迈向“深圳品牌”。深圳在打造“深圳品牌”方面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华为、招商、平安、比亚迪、大疆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誉国内外。今年,8家深圳企业上榜“世界500强”,深圳品牌在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圳新兴产业占比不断增大,实现了经济质量和生态质量“双提升”。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2019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创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今年前7个月,这一指标进一步大幅度改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目前,深圳正主动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内容来源:深圳报业集团
记者 吴德群 闻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