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关于信心的新宣言,也是关于未来的新要求。”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的专访,纵论深圳面向未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勇担新的历史使命。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 一个城市要进步,需要强大的信心和领导力,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不足在哪,如何让强的地方更强、薄弱环节变强。深圳下一步面临新的挑战,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新要求都向深圳提出了新使命。过去成功的经验、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这些是深圳通往未来的信心之所在。
★ 深圳要做到特区不“特”。“特”是第一步,“不特”是最终目标。所谓“特”,是指国家把一些试点举措放在深圳先行先试;所谓“不特”,就是经验可推广、可复制,当特区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了,自然就“不特”了。深圳没有特权,“特”是特殊使命,不是先行享受。
★ 新发展理念指向的是高水平发展、质量型经济。很多国家或城市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简单扩张的数量型经济已经走到底了,却又没有找到新的出路。发展质量型经济有难度,但如果因此就不做的话,国家发展的基础就不牢靠。深圳下一步发展,需要更多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
★ 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制,是全球化的产物,未来发展要继续在开放中进行,深圳是世界的深圳。技术本质上就是开放性的,思想也是流动的,封闭了肯定会落后。一直处在开放状态下的话,哪怕是比人家落后一点,还是知道大趋势怎么走。
★ 只有有了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才会拥有真正的原始创造力。否则,只会应用不会创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深圳的实践经验特别丰富,但总结提炼得还不够,还缺乏理论的高度,需要“补作业”。
★ “顶层设计”要求深圳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而“摸着石头过河”则要求深圳继续探索创新,敢闯敢试,敢于试错,为自身和国家发展打开新局面。
有信心才有未来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信心要比金子更重要。
郑永年认为,没有信心就没有未来,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个人如此,城市亦然,国家也一样。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就是关于信心的新宣言,也是关于未来的新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过程有机遇,也有困难和危机。如何克服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信心很重要!”郑永年谈到,1978年中国作出改革开放决定,主要来自邓小平等领导人的信心,对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主题的信心。
“信心也是判断力、领导力。”他指出,深圳用40年时间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成功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超级全球化”。不过,机会是平等的。放眼全球,在这一波“超级全球化”浪潮下,像深圳这样成功崛起的城市屈指可数。与此同时,有很多城市停留在原地,也有不少城市眼睁睁地衰落了。深圳则不同,不仅抓住了“超级全球化”这个机遇,并且有效克服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这两波大危机,在逆境中不断自我升级、自我超越。“两波危机最后都促成了深圳的产业升级,这背后就是判断力、领导力。”
郑永年强调,一个城市要进步,需要强大的信心和领导力,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短板不足在哪,如何让强的地方更强、薄弱环节变强。深圳下一步面临新的挑战,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新要求都向深圳提出了新使命。“过去成功的经验、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这些是深圳通往未来的信心之所在。”
“特”是特殊使命,不是先行享受
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明确了新时代经济特区之“特”。
对此,郑永年有不同的理解。“深圳要做到特区不‘特’。‘特’是第一步,‘不特’是最终目标。”在他看来,所谓“特”,是指国家把一些试点举措放在深圳先行先试;所谓“不特”,就是经验可推广、可复制,当特区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了,自然就“不特”了。
国家一直在发展,深圳的地位始终是特殊的,很多新政策、新试验首先会放到深圳来。“这是一份责任,绝不是特权。”郑永年认为,40年来,深圳没有辜负中央政府所赋予的使命,不仅获得了自身的成功,而且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功经验在全国比比皆是,很多地方受惠于深圳的发展。国家进入下一阶段发展,深圳要继续当好排头兵,继续杀出一条血路来,当然是在更高层面上,比如在原创性技术和制造业升级方面,继续为全国探路开路。
“深圳没有特权,‘特’是特殊使命,不是先行享受。”郑永年强调,深圳是一座使命性的城市。40年前中央把经济特区放到深圳,现在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交给深圳,就是寄望深圳继续当先行者,率先走出一个可以引导整个国家发展的模式来。深圳要感觉到压力,继续敢闯善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提升技术密度发展质量型经济
航拍深圳科技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深圳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此,郑永年认为,新发展理念指向的是高水平发展、质量型经济。在他看来,很多国家或城市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简单扩张的数量型经济已经走到底了,却又没有找到新的出路。
他直言,发展质量型经济有难度,但如果因此就不做的话,国家发展的基础就不牢靠。深圳下一步发展,需要更多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不是什么钱都要赚,而是要赚应该赚的钱,低附加值的、破坏环保的,该舍弃的要舍弃。”
郑永年分析,深圳的比较优势是制造业,未来质量型经济要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深圳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速度非常快,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齐全,但缺少原创性的东西,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问题,像芯片、底层软件等,都是要去突破的。
“经济发展要注重密度,光有广度是不够的。经济密度越大,质量越高。目前,我们很多产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没有达到技术密集型,技术的空白还有很多。有些东西不是说别人已经有了,我们就不用再去做了,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郑永年认为,深圳的创新氛围是很好的,硬件配套的条件在全国独一无二,有能力在发展质量型经济方面率先突破。现在,有很多技术类高校和科研平台走进深圳,这是非常重要的。
南山智园旁边的深圳大学城
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深圳应如何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就这一问题,郑永年指出,深圳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在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物理意义上的公路桥梁互联互通是不够的,相比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机制和规则上的软对接难度更大。机构的密度,体制的密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需要在大湾区不同城市间建立统一的规则。”郑永年坦言,规则必须具有普遍性,否则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也会造成实质上的封闭。“普遍性的规则是法律意义上的,如果每个地方都是特殊化的规则或政策,尽管初衷是好的,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是外人看并不是真正的开放。”他说,这就显示出港澳的重要性,因为港澳都非常国际化,其投资贸易规则已经被国际认可了,有些可以直接对接过来。
郑永年强调,这对于深圳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至关重要。“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圳是内外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南方共同市场,甚至再辐射到整个东盟,市场潜力会非常大,但前提是要做好规则对接。”
在他看来,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制,是全球化的产物,未来发展要继续在开放中进行,深圳是世界的深圳。“技术本质上就是开放性的,思想也是流动的,封闭了肯定会落后。一直处在开放状态下的话,哪怕是比人家落后一点,还是知道大趋势怎么走。”他觉得,国际化对深圳非常重要,深圳接下来应大力引入国际性机构,尤其是技术类研发总部、国际组织、智库等。
深圳需要什么样的大城市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的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要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此,郑永年强调,深圳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既需要考虑经济发展规律,也要考虑社会、安全、环保等各方面问题。
“大城市化是个世界级的现象,不可避免。但变成什么样的大城市化是一个政治考验,需要考量。”他指出,在日本,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集聚在东京周边,但有些小城市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老是围绕一个中心,安全、交通、环保等压力很大。”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
郑永年建议,深圳土地空间有限,可多建一些卫星城。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离深圳近,能承接深圳的功能外溢,也能享受到深圳的发展红利。同时,强化辐射带动效应,也是深圳的责任。
科技创新要有人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重要讲话中特别重申: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郑永年理解,这其实是要求深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的先行示范。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文科学,离不开文化发展。技术问题不光停留在技术上,更是判断力的问题。”郑永年认为,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技术时代,没有文化想象力,技术创造变得极其困难。深圳很多IT企业遇到“卡脖子”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早期看问题太简单,认为问题只停留在技术上。其实不是。国际情势风云变化、地缘政治不稳定,这些都涉及到文化。
发展需要理论支撑。“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西方教科书抄来的,而是从我们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在郑永年看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是最重要的。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无从解释自己的社会,无法认清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知道要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只有有了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才会拥有真正的原始创造力。否则,只会应用不会创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深圳的实践经验特别丰富,但总结提炼得还不够,还缺乏理论的高度,需要“补作业”。
郑永年表示,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国际化、包容度较高,所带来的国际文化、移民文化都很丰富。“深圳不用去跟北京、广州这种千年古城比,不能从考古学的角度来定义深圳文化。深圳不光是一个地方文化(local culture),更是一个世界文化(global culture)。这是深圳的特别之处,需要充分发掘好、利用好。”他说。
把顶层设计转化成行动方案
郑永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圳提供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路线图和行动纲领。
有了蓝图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中国人讲求知行合一,“知”已经有了,“行”是最关键的,需要做很多准备。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里面,给深圳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也就是说,顶层设计已经有了,大家也有共识了,现在是怎么行动的问题了。深圳一定要有行动方案,思考发展的突破点,把工作做细做实。“无论是’双区驱动’还是综合改革试点,内容都非常丰富,关键是如何转化为细化的政策、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成果。”
在郑永年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两点,即“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求深圳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而‘摸着石头过河’则要求深圳继续探索创新,敢闯敢试,敢于试错,为自身和国家发展打开新局面。”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圳论、深圳发布
作者:姚龙华 焦子宇 金文蓉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 上一篇: 10月25日深圳无新增病例
- 下一篇: 深论|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